【中職專欄/王翊亘】走過的路不會白費 張瑞麟大改造的背後故事

32歲的年紀,對於棒球員來說,理當是一個最純熟的時期,經驗跟球技。但在整個棒球生涯裡,張瑞麟始終在整個定位上混沌不明。他是有著打擊技巧不錯,速度也很好的外野手;也能夠靠著詭異的出手角度,迷惑左打者的投手,可是在職棒賽場上,這兩個項目都沒辦法幫助他站穩中職一軍。

張瑞麟。(資料照,Fubon Guardians 富邦悍將棒球隊)
張瑞麟。(資料照,Fubon Guardians 富邦悍將棒球隊)

但是張瑞麟還想拚一次看看,即便投手加野手的合計一軍出賽場次不過27場,張瑞麟覺得好像還有什麼東西未完成,還有一些未盡力的地方。去年富邦悍將讓張瑞麟轉為餵球投手,而他也利用閒暇時間加強訓練,「利用球隊練習的空檔來練習之外,我也會利用放假日去訓練中心,調整自己的投球機制。」

某方面來說,張瑞麟的投球跟打擊都有不錯的天賦,為了要再為自己拼一次,張瑞麟選擇專心練投球。他笑說:「我其實比較喜歡打全壘打,但我做不到,也只好朝投手來訓練。」原本在職棒賽場,張瑞麟都是以下勾出賽,為了要當餵球投手,他把投球動作調整為上肩,也就此奠定目前的投球機制。

投手教練郭勇志認為,去年餵球投手時期,跟現在重回職棒投手丘相比,張瑞麟的投球動作變異不大。郭勇志說:「感覺揮臂角度、流暢性、出手點都差不多,球速能夠有所提升,應該是身體的控制變得更好,力量運用效率更佳,才能夠把球速慢慢的推上去。」

能在職棒賽場上投球的球員,過去都是三級棒球的天之驕子,140公里的球速,是個門檻,卻對許多球員而言,也許只是學生時期的目標,不過對張瑞麟而言,這個數字他從來沒看過,也從來沒想過。「練了很久,球速也遇到了一些瓶頸,真的有想過這樣練有意義嗎?直到真的投出來時,才真正覺得,所有的過程都不會白費。」張瑞麟說。

抱持著還想再拚一次的心態,張瑞麟利用運科訓練來提升自己的投球能力,他原本想,就算真的當不回球員,至少嘗試過,心情上不會後悔;未來如果要擔任教練,也懂得如何訓練與幫助球員。

張瑞麟說:「至少我也是這樣練過來的,如果要教球員的話比較有說服力,天才球員可能沒辦法體會這些,可是有方法的苦練,也能夠去提升能力,我是這樣告訴我自己,一定會有收穫。」以這樣的心態作為出發點,雖然球速還卡在130公里出頭,去年球季結束後,張瑞麟飛到美國佛羅里達州,進行為期1個半月的訓練,速度也慢慢地開始增加。

張瑞麟。(李尚軒/攝)(20210411)
張瑞麟。(李尚軒/攝)(20210411)

「那邊的訓練方式,就是讓你知道怎麼樣去運用身體。」張瑞麟表示,「其實並沒有做太多投球機制的調整,但力量的運用、心理的課程,對我幫助很大。像是他們那邊有一個投手板,可以計算下盤的力量使用,比起單純講使用下盤,透過機器與儀器,可以讓我更懂得如何使用下盤的力量。」

帶著老婆與小孩,張瑞麟在美國花費約百萬元,獲得了無價的棒球知識與家庭回憶,他用球員的身份重回富邦悍將。「我原本想,如果測試不如預期,也不想就此放棄,想問看看其他隊有沒有機會,或是看看業餘城市隊。」儘管張瑞麟做了最壞打算,卻在春訓有最好結果,他順利重新當球員,球速也來到140公里。

去年一整年,張瑞麟的生活被棒球填滿,也真的獲得最美好的回報,他今年還投進一軍,至今獲得9場出賽,投9局、防禦率1.00。雖然直球速度不錯,變化球也有一定的威力,但張瑞麟認為:「還有很多需要加強的地方,像是比賽的經驗與臨場的反應,這些都需要透過比賽來一步步加強。」

重新回到球員身份,對張瑞麟而言只是另一個開始,每天都像去年一樣,想辦法用最積極的心態來維持訓練。「我現在也還是照著去年所學到的東西,每天做好訓練,想辦法準備好自己,用正面的心態來面對每一場比賽,把目標放遠一點,努力去挑戰自己。」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點此訂閱DAZN收看精彩職棒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