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專欄】台灣球隊「外地」賽

台灣球隊「外地」賽。(圖片來源:羅開Golf)
台灣球隊「外地」賽。(圖片來源:羅開Golf)

高爾夫球隊組成的動機,是希望和球技程度相同的球友,一同揮桿競技。有些人參加球隊,則是希望人多、打球費用可以便宜一些,不管動機如何?球友同組揮桿真的趣事多多。如果你已經有加入球隊,那麼可別錯過球敘聯誼,定期打打球,讓身體保持健康。所謂活動:活著,就得時常動一動。

球隊組織不複雜,就會長、總幹事與隊員。一般來說,會長是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會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月賽上台頒獎,還有年度大賽-會長盃的贊助獎品,球隊中如果都是大人物,會長就由隊員輪流。而總幹事通常由高球老手出任,總幹事負責球隊事務,諸如安排球場,訂餐、排組,活動籌備、購買獎品,總而言之,會長負責出錢、總幹事則是協調做事,隊員們就好好地享受打球樂趣即可。

一年十個月,球隊通常會在車程一小時以內的球場,打十場例賽,一場外地賽,再加上一場國外賽。

國外賽的行程安排,有專業的高球旅行社承辦,從日本的四天三夜、到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等國的五天四夜、或是四天三夜的幾場球敘。因為新冠疫情2020年到2023年國境封鎖,去年解封後,國外高球旅遊迎來破天荒的球隊出國熱潮,如今已經回溫正常操作。

今年,台灣五千多支球隊間的活動重頭戲,回歸到台灣島內兩天一夜的外地賽。

不同於國外球場會員制,只限會員與會員友人擊球。球場營運由會員繳年費來維持球場運營的支出。

台灣社會的多元發展,「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也反映在球場經營類型,有獨資經營的球場、合資經營球場、股份有限公司制球場、財團法人球場。

不管是哪一種球場,會員鮮少有以年費維護球場營運的觀念,台灣球場會員比較像是每次擊球相較優惠的果嶺費用打折卡員,也因此,會員之外的球友,才是球場營運重要的收入來源,其中更以外地賽球隊的消費力最為可觀。

來自天南地北的外地球隊,對球場來說,如同是短程的觀光客,除了果嶺費、餐廳用餐、賣店小吃,甚至還會購買球場紀念品、地方特產,對台灣球場不啻是重要客源,更是對球場品牌全面的認可。

並不是每座球場都能夠被排入「台灣球隊外地賽」的選擇名單。就像是台灣有很多宮廟,但是只有知名度高、有特色的廟,才能讓香客專程前往膜拜。

想成為球隊外地賽的選擇,球場如果有提供住宿服務,或是球場鄰近有飯店,會是總幹事安排球隊外地賽的重要選項,如果球場附近還有觀光旅遊景點,可能連不打球的球友家屬都願意隨車到球場一遊。

其次是餐廳料理口碑,外地賽遊覽車南來北往、舟車勞頓,打完球,如果能就近在球場餐廳品嘗美食,對球場印象絕對加分,失敗的球場餐廳經營,想著有客人後,再來找好廚師,成功的球場餐廳,則是聘請優級主廚,以特色料理讓球友於千里之外,專程來球場打球、品美食,正所謂的呷好逗相報。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