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專欄】Nelly Korda會瘋狂到什麼境界?

LPGA史上只有5位傳奇人物曾經締造單季超過10勝的輝煌戰蹟,依序為Betsy Rawls(貝琪‧勞絲)、Mickey Wright(米琪‧萊特)、 Kathy Whitworth(凱希‧韋特渥絲)和Carol Mann(凱洛‧曼恩),但1970年代之後只有本世紀初傲視群芳的瑞典名將Annika Sörenstam(阿妮卡‧索倫絲坦),2002年11勝,2005年10勝,總計2001至2005年期間,瘋狂席捲生涯72勝中的43勝,包括7場大賽。

瑞典高爾夫球好手Annika Sörenstam。(Photo by Aaron M. Sprecher/Getty Images)
瑞典高爾夫球好手Annika Sörenstam。(Photo by Aaron M. Sprecher/Getty Images) (Aaron M. Sprecher via Getty Images)

來自墨西哥的Lorena Ochoa(蘿蓮娜‧歐秋雅)在2006年無縫接棒新女王,奪冠氣勢直逼前幾年的Sörenstam,分拿下6、8和7勝,不過2009年選擇急流湧退,此後LPGA戰場最多勝就7場,2011年由我國選手曾雅妮寫下,再來是兩年後Inbee Park(朴仁妃)的6勝。

然而,2024年球季正準備進行年度第二場大賽-U.S. Women's Open presented by Ally(美國女子公開賽),Nelly Korda(奈莉‧柯達)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成為自1951年的Babe Zaharias(貝比‧札哈瑞爾絲)、1953年Louise Suggs(路易西‧蘇格絲)和2008年Ochoa之後,第四位在6月前贏得6勝的選手。

美國高爾夫球好手Nelly Korda。(Photo by Patrick Smith/Getty Images)
美國高爾夫球好手Nelly Korda。(Photo by Patrick Smith/Getty Images) (Patrick Smith via Getty Images)

現年25歲的Korda,開季在只有35人參賽的Hilton Grand Vacations Tournament of Champions(LPGA冠軍賽)並列第十六名後一發不可收拾,連續拿下LPGA Drive On Championship(LPGA啟動錦標賽)、Fir Hills Seri Pak Championship(朴世莉錦標賽)、Ford Championship presented by KCC(福特錦標賽)、T-Mobile Match Play presented by MGM Rewards(LPGA比洞賽)和The Chevron Championship(雪佛龍錦標賽),一舉加入Nancy Lopez(蘭希‧蘿培茲)和Sörenstam的5連勝行列。

這段期間,Korda唯一輸掉的比賽是Cognizant Founders Cup(創辦人盃),但7天後在狀況不甚理想的情況下守住71桿,以1桿之差險勝Mizuho Americas Open(美洲公開賽),本季勝率高達7成5,本週來到賓州的Lancaster Country Club(蘭卡斯特鄉村俱樂部),試圖搶下年度五大賽的第二隻腳。

Nelly Korda有望挑戰單季13勝的紀錄。(Photo by Sarah Stier/Getty Images)
Nelly Korda有望挑戰單季13勝的紀錄。(Photo by Sarah Stier/Getty Images) (Sarah Stier via Getty Images)

要不是一般LPGA賽事平均獎金不到300萬美元,Korda開季8戰所締造的6勝壯舉,早就突破Ochoa在2007年的436.4萬美元障礙,目前僅僅累積294.3萬美元,不過如果週日下午高舉Harton S. Semple trophy(森普爾盃),年終再搶下冠軍獨得400萬美元的CME Group Tour Championship(LPGA巡迴錦標賽),這個球季就更加瘋狂了。

自從1986年的Pat Bradley(派特‧布蕾德莉)之後,還沒有人能夠單季贏得3座大賽冠軍,近況熱得發燙的Korda若能達陣,而且剛好拿下美國女子公開賽和AIG Women's Open(英國女子公開賽)或The Amundi Evian Championship(愛維養錦標賽),不但有機會晉身千萬女王,還將點燃生涯「金」滿貫的話題,她已經擁有女子PGA錦標賽、東京奧運金牌和雪佛龍錦標賽。

當然,更瘋狂之作是挑戰Wright在1963年的單季13勝,畢竟今年還有21場比賽,外加一場巴黎奧運,Korda最後會瘋狂到什麼境界,確實充滿無限想像空間。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