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度孤】從大物、水貨到王牌-Erick Fedde

文/度孤(訂閱《MLB星系》,享受更多MLB專業好文)

「假設前幾年有人說我一場比賽投出雙位數三振,而且幫球隊吃下局數​,我自己可能都會難以置信地笑出來。」——Erick Fedde

美國時間5月25日,站在投手丘上、面對去年才抓下分區龍頭名號的美東強權巴爾的摩金鶯隊,芝加哥白襪隊先發投手Erick Fedde表現威風八面,將球精準控在好球帶邊緣,主投6.1局投出6次三振、只被擊出3支安打沒有失分。雖然球隊在後援投手砸鍋的情況下輸掉比賽、未能取勝,但Fedde的好表現讓他本季在主場6度先發的防禦率降低至0.95、總計只因3支全壘打失掉4分,每局被上壘率WHIP值則僅0.89,表現之強悍由此可見。

Erick Fedde。(MLB Photo by Griffin Quinn/Getty Images)
Erick Fedde。(MLB Photo by Griffin Quinn/Getty Images) (Griffin Quinn via Getty Images)

很難想像,這位白襪隊本季的新王牌曾差點在2022年結束大聯盟生涯。當時Fedde已經在大聯盟征戰6年,身為華盛頓國民隊首輪選秀大物、卻遲遲未繳出球隊期待看到的成績。該季球季關門戰,他先發面對紐約大都會隊僅解決7名打者,被擊出9支安打包含2支全壘打狂丟9分,狼狽地吞下球季第13敗。自登上大聯盟以來,Fedde只累積21勝33敗的成績、防禦率高達5.41、每9局平均被打出9.9支安打,當球季最後一場比賽落幕,他也有所意識,自己或許已經失去在大聯盟的舞台。

球季結束,Fedde果然未獲得大聯盟球隊合約,在獲得韓國職棒NC恐龍報價之前,他前往投球實驗中心「PUSH Performance」改造自身姿勢。在這所亞歷桑納州的訓練中心裡,Fedde增加重訓量、利用加重球調整並固定投球姿勢,最重要的是,他增加了滑球系的大橫移滑球(sweeper)來作為面對右打者的武器;並採用新的變速球握法,讓球的變化更像指叉球,球速也比原先增加2英哩。

遠漂至地球另一端、轉戰韓職找尋東山再起的機會,Fedde形容這是一趟重拾信心的旅程,不僅是測試新的投球機制是否適用,也急於證明自己仍然屬於大聯盟賽場。休賽季的調整立竿見影,直到去年8月之前,他的投手防禦率不曾超過2.00,整季先發出賽30場為球隊拿下20勝、投出209次三振,賽季防禦率剛好是完美的2.00。宰制賽場的成績讓他獲選為去年韓職年度MVP、等同大聯盟賽揚獎的崔東原獎,並成為韓職史上首位奪得勝投、防禦率、三振榜首的洋投三冠王。

在和華盛頓國民結束賓主關係後,Erick Fedde曾轉戰韓國職棒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並重新改造自身姿勢,重拾過往大物身手。(Photo by Joe Robbins/Getty Images)
在和華盛頓國民結束賓主關係後,Erick Fedde曾轉戰韓國職棒尋求東山再起的機會,並重新改造自身姿勢,重拾過往大物身手。(Photo by Joe Robbins/Getty Images) (Joe Robbins via Getty Images)

「我認為大多數大聯盟投手都覺得自己是場上最好的球員,因此在受到打擊時很難馬上找回狀態。到韓國磨練最大的收穫之一莫過於恢復信心,我需要一個地方讓自己有機會大量出賽來找回身手,韓國提供了這樣的機會。當發現自己的武器能讓打者出局,這是很大的鼓舞,我現在有能解決左打的變速球、伸卡球,面對右打者則有新練出的大橫移滑球來創造出局數。」

成功的海外賽季讓Fedde獲得白襪隊青睞,在休賽季提供他一份價值2年1,500萬的合約,補強球隊薄弱的先發投手戰力,他也成為第三位從韓國反攻回美國的韓職MVP(註1)。理所當然,人們會質疑一位僅在海外獲得一年優異成績的投手是否能撐起大聯盟先發重責、甚至是否僅為曇花一現?更何況他曾獲得多年機會都未兌現實力,然而Fedde用賽場上的表現回應這項疑慮。

結至5月底,Fedde為白襪隊先發出賽11場比賽,繳出4勝1敗、防禦率2.80、WHIP值1.07的優異數字。在國民隊最後一年,他的預期被打擊率xBA高達0.283,位居聯盟墊底的3%,本季大幅下降至0.229。雖然仍被打出不少強勁擊球,但已不再是那位聯盟被擊球極速最快的「發球機」,對手軟弱擊球率為生涯次高、容易形成安打的Flare/Burner%則是比過往減少超過5%(註2)。

「(Fedde)從韓國回來蛻變成為另一個人,一個理解對手、懂得適應環境的選手。他成為一位競爭者,一個可靠的隊友。」白襪隊總教練Pedro Grifol誇讚道。

雖說從棒球數據網站《Baseball Savant》上的進階數據來看,Fedde引誘打者出棒的比率,以及造成打者揮空的能力屬於聯盟中後段,打者的預期加權上壘率xwOBA也比開季時小幅上升,但在5月三振數較4月減半的情況下,仍能維持單月防禦率3.03、每局被上壘數WHIP值1.08的不俗成績,說明壓制力仍在。

當然要Fedde整季維持目前防禦率不到3.00的成績有點牽強,但身處重建中球隊的他、目前的數據已爭取到不少季後賽競爭隊伍目光,除了有可能在季中成為強權的獵才目標,更有機會代表白襪隊參與仲夏夜的全明星盛會。誰也沒想到,一位眼看在大聯盟已無生存之地的投手,經過一年的海外洗禮竟能蛻變成為球隊王牌,也不禁令人期待創造這樣勵志故事的Fedde,在未來會有什麼樣的發展?

註1:另外兩位為2015年的Eric Thames與2019年的Josh Lindblom。

註2:Flare%為被擊出內野後方飛球的比率、Burner%則是強勁滾地球的比率。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點此訂閱DAZN收看精彩職棒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