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重探與謝蕪村﹕對華文俳句複合意象書寫的啟示

文/洪郁芬 圖/楊淑惠

意象,是主體化了的客體形象。它將深邃的意境和清晰的形象、濃烈的情感和恢弘的場景、抽象的思維和具體的事物,無拘束地融為一體,組成了獨一無二的審美創作形式。它不受制於我們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約束,而是一種獨立的、瑰麗多姿的第三類世界。俳人的審美感受在其中煥發生命,孕育出充滿生命力的語言形象。一首俳句,可能蘊含了一個完整的意境「系統」。這個系統,或是由許多單純的意象所構成的「複合意象」。

與謝蕪村(1716-1784)是江戶時代俳諧的三大巨匠之一,與松尾芭蕉(1644-1694)和小林一茶(1763-1827)並列。蕪村在10歲時失去雙親,20歲時決定前往江戶。在江戶,他成為松尾芭蕉的孫弟子早野巴人的門徒,開始學習俳諧。然而,直到逝世一百年後,他作為一位俳人才廣為人知。除了明治時期的俳人正岡子規的著作《俳人蕪村》之外,昭和時代的詩人萩原朔太郎也以「鄉愁詩人‧與謝蕪村」的身分將其推崇。

蕪村善用寫實的技法和豐富的色彩感,描繪出生動鮮活的情景,其畫家般的筆觸令人心馳神往。其詩風不僅寫實,還表現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理想化的世界的追求。他的作品充滿了圖畫般的複合意象,帶著獨特的氛圍和情感,讓人們深深陶醉其中。例如﹕

原文﹕
春の海終日のたりのたりかな (蕪村作)
春天的海
一整天悠哉地起伏著
(洪郁芬譯)

此俳句的首句(干涉部)是春季語「春天的海」,尾句(基底部)是以誇示的方式強調眼前永無止盡的、輕鬆自在的潮起潮落。這裡的「一整天」並非真的是經過了「一整天」。作者通過詠唱「終日」(一整天),傳達出他長時間觀賞春天海景的幸福感,也可以說是表達作者想要一整天悠哉地望著春日大海的祈願。這裡的「春海」也不完全是眼前的「春海」,而是一種具有內在生命的動態,是「神」之動而不僅僅是「形」之動。因此,我們可以將「悠哉地起伏著」視作俳人內心的靜謐的潮汐的動態描述。如果說首句的功能是描寫景狀,尾句的功能便是發表感嘆或議論。這種寫景狀物敘事與議論相結合的便是「述議結構」的複合意象。以華文兩行俳句為例,便是其中一句描寫景物、事物或事件(通常含季語),另一句融入了作者對這些景物、事物、事件(或季語)的個人觀點和評論。

除了「述議結構」的複合意象之外,另有「對比結構」的書寫方式﹕

原文﹕
五月雨や大河を前に家
二軒 (蕪村作)
五月雨
在大河前,依偎著兩間
小屋 (洪郁芬譯)

梅雨季節,大河水勢湍急變成濁流,沿岸依偎著兩座小房子,顯得如此柔弱。基底部的「家二軒」,數字二顯示其薄弱孤單,軒則有簡陋小房子的含意,這更能喚起人們在自然災害前的無助和無奈。這首俳句中,「大河」和「小房子」兩個意象互為對比,相互彌補,從而更加豐富了詩意。這種反差的手法使得詩句讓人留下深刻強烈的印象,表現出自然界與人類之間那種強弱懸殊的關係,令人深思。人類總是被自然界的強大力量所制約,因此經常感到無能為力,也只能將暴雨的結局交給命運。背後更有順應自然的哲學思想在。蕪村的這首俳句相互融合了形式美和意義美,其所築構成的意象,有描繪風景、抒寫情感、傳達哲思等多重意味,確為俳句中的「絕妙畫作」。

我們再來欣賞蕪村「敘述結構」的複合意象俳句﹕

原文﹕
斧入れて香におどろくや
冬木立 (蕪村作)
斧劈下,被芬芳驚扣
冬木立 (洪郁芬譯)

季語「冬木立」又稱「寒林」。「冬木立」指的是在冬季中矗立的樹木。落葉樹和常綠樹,在冬季中都是被歸納為「冬木」的一種。然而,當枯木林在冬季中脫落了葉子,就會呈現出一派侘寂的美景。相較於夏季蒼翠茂盛的林木,冬季的枯木林更具寂寥孤寂之美。當作者用斧頭砍劈冬枯木時,突然傳來一陣陣清新怡人的香氣,讓他不禁驚喜萬分。眼前的枯木,雖然已經落盡了所有的葉子,卻仍然蘊含著生命的能量。春天到來時,它們便會吐出新芽,生機盎然,長出新綠的嫩葉,覆蓋整個樹冠。清新怡人的木香,似乎在傳達著這些枯木生氣蓬勃的生命。

在這首俳句中,「斧劈」、「芬芳」、「驚訝」、「冬木立」幾個簡單詞語於一個「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之中,這種過程有明顯的時間順序和發展脈絡。如此足以形成一個意象系統,整首俳句就是寫劈斧人的心態及其微妙變化﹕從「習以為常」、「無感」到「驚訝」的心理歷程。整個俳句的脈絡如同小說情節中的場景一樣,情節變化而動人,令人印象深刻。這種複合意象的構成方式便屬「敘述結構」。

最後談談華文俳句最常用的「並列結構」的複合意象書寫﹕

原文﹕
寒月や門なき寺の天高し (蕪村作)
寒月
寺廟無門天高遠
(洪郁芬譯)

在寒冷的夜晚,如同一個超然冷酷的存在,「寒月」高高地俯瞰著大地,散發出一種神秘的氛圍。一座不設門戶的小寺廟矗立在月光下,周遭是一片澄澈的天空,廣闊高遠,讓人心曠神怡。這首俳句的三個意象「寒月」、「寺廟無門」、「天高遠」似乎沒有任何關聯,它們只是隨意地疊加在一起。這種構成方式即屬「並列結構」,在形式上缺乏必然之聯繫,但卻展現出意致深婉的韻味。

「寺廟無門天高遠」,不僅意謂寺廟沒有門,也有沒有明確界限的意義。同時,這也是一種寓意,表達了人們心靈的高遠和自由。「無門」表示不受外在形式的約束,代表了人們在內心深處可以自由翱翔,達到一種超越塵世外框的自由與境界。而高遠的天空,更是寓意著人們渴望升華、超越自我的夢想與追求。此時「無門的寺廟」似乎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與天空相融合,讓人感覺寧靜祥和,仿佛身心得到了淨化與放鬆。這首俳句中的「並列結構」,將多個意象巧妙地並列在一起,呈現出一種毫無虛華、淡遠樸實的美學,並且不著一字,不露痕跡,呈現出自然平淡之美。

俳句篇幅簡約,如能適當運用意象之法,便可達致「少即是多」的美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