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製劑輪流缺,中草藥原料不缺卻價格飆漲? 過度依賴對岸是台灣中藥材一大隱憂

隨著新冠疫情帶起了民眾對中醫的認同,提高了到中醫的就診數,與之而來相對的問題,則是台灣9成以上的中草藥皆為進口,其中約8成5來自中國大陸,不管在價格或是品項上都有受制於對岸的隱憂。今年以來中藥材價格飆漲、中藥製劑頻缺的現象,在在將這項隱憂明面化。為了減低這項隱憂,衛福部的5年期中醫藥振興計劃,將輔導種植中藥藥用植物列為目標之一,今年是正式啟動的第一年,究竟能有多少成效?

最近有到中藥行抓中草藥的民眾,一定都發現中草藥實在貴得「很有感」,相同的一帖藥,價錢竟是過去的好幾倍;不僅如此,到中醫診所看診的民眾,若有仔細看藥名,可能會發現同一種病症的用藥,和之前似乎不太相同,這是因為科學中藥品項不斷輪流缺貨,中醫師們只能找功效相同的中藥替代。

科學中藥輪流缺 未來一兩年可能是常態

早在今年5月,中藥製劑短缺情形就已曾引起大眾關注,當時衛福部指稱為「暫時性短缺」,但直到8月底,衛福部的中藥供應平台上,公告目前中藥製劑短缺的品項仍有152件之多。雖說中醫藥司強調其中146件是屬暫時性短缺,僅6件與「酸棗仁」有關的短缺品項停產,不過這一年來,中藥濃縮製劑科學中藥粉(健保用藥)缺藥,早已成了中醫師面臨的共同問題。

「事實上,自從新冠疫情以來,缺藥情形一直有,而且是各種品項輪流缺。」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說,從呼吸系統到消化系統,每隔一陣就換一種品項缺,中醫師們只能找相類似的要來替代。

科學中藥之所以短缺,詹永兆認為,新冠疫情時由於清冠一號功效佳,使用中藥的人口成長了3成5,也造成當時呼吸系統的中藥需求大增,不少藥廠投入製造,擠壓了其他藥品的生產,開始出現缺藥情形;而在疫情結束後,中醫使用率持續上升,今年前兩季都較過去成長2成,在藥廠產能固定但需求量大增的情形下,導致藥廠來不及製藥,缺藥狀況因而頻繁出現。

瀚威中醫診所總院長周彥瑢也表示,這一年來科學中藥缺藥已成常態,一方面是因為在產能固定甚至下降的同時需求量反向增加之外,也出現一些囤藥的亂象,導致短時間大規模大品項的缺藥,缺藥的時間快則3週慢則2個月,一個品項缺藥補齊又換另一種品項缺。「依目前情況看來,未來一兩年都會處在缺藥的狀況。」

這種健保科學中藥缺的情形,導致中醫師們在開藥時得找其他類似藥效的來替代,讓不少醫師們不甚順手。周彥瑢說,針對用其他藥替換一事,自己門診中有些習慣看處方的病人會發現也會反映,但由於調整處方式是中醫常規給藥的狀況,也有民眾會改選擇自費的水煎劑或傳統製劑,因此不是最大的問題。目前只期待藥廠趕快完成產線優化提高產能,讓科學中藥短缺的情形儘早緩解。

中醫師擔憂,科學中藥輪流缺貨,會是未來一兩年的常態。圖/瀚威中醫診所提供
中醫師擔憂,科學中藥輪流缺貨,會是未來一兩年的常態。圖/瀚威中醫診所提供

原料中草藥不缺但漲幅驚人 起因在對岸

不過,科學中藥缺,中草藥本身倒是沒有缺。

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馬逸才解釋,大家口中的中藥,一種是由中藥商販賣的「中藥材」,一般可以在中藥行買到,就是傳統的水煎藥;一種是「中藥製劑」,但中藥製劑又分成「傳統製劑」和「濃縮製劑」,以粉狀藥為例,傳統製劑是直接用中草藥研磨成粉,在中醫診所會以自費的方式開藥、另一種則是由藥廠製造,由中草藥萃取成分較安全固定的濃縮製劑,就是大家說的「科學中藥」,是中草藥中唯一的健保用藥,目前缺藥缺的正是此項。

中草藥其實就是中藥製劑的原料,那麼究竟為什麼原料沒有缺,反而是成品缺?馬逸才指出,需求增加是第一個;其次是藥廠為了提升藥廠規格,符合確效作業期程的規範,將生產線降低因而影響產能;第三就是因為一些中藥材漲價,導致製劑成本增加,藥廠製藥的意願自然減少。「缺製劑有連鎖反應,有一家缺就會產生骨牌效應。」

中草藥沒有缺,問題在於漲價,且漲幅驚人。超過200種常規中藥材品種漲幅超過50%,其中酸棗仁從原本一斤6百到8百,漲到一斤要價4、5千,導致失眠常用的「酸棗仁湯」已陸續有藥廠停產,就連尋常常見的當歸,也從原本一斤5百漲到8百,漲幅將近1成。

中草藥之所以漲價,背後最主要的原因正是中國中藥材價格一路飆漲。據統計,目前台灣中藥材9成以上仰賴進口,而中國大陸則佔了全部進口量的85%,新冠疫情後,由於中國大陸在疫情期間的封控,導致人力出現問題,從育苗到採收的大量缺工造成中藥材成本大大提高,當然,也有一部分不排除是人為哄抬所導致。

「價格高會導致購買意願降低,因此台灣中草藥市場確實或多或少都有受到影響,但價格掌握在產地,只能被動接受。」馬逸才說,針對對岸中藥材漲價,對中藥商來說價格隨行就市,還沒出現買不到的狀況,但就是影響價格;但對中藥製劑來說,一方面價格成本會影響藥商購買製造科學中藥的意願,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對中醫醫院診所的傳統製劑有有制定天花板價,若製劑成本達到天花板或以上就會停止供應。

他並點出台灣目前中藥材另一個問題,由於目前坊間有些中藥材是在漲價之前購買的,導致現在有些藥材產地價高過台灣價格,造成下游售價比上游便宜的特殊狀況。

中藥濃縮製劑缺,但中草藥並沒有缺,只是不少品項價格漲幅驚人。圖/shutterstock
中藥濃縮製劑缺,但中草藥並沒有缺,只是不少品項價格漲幅驚人。圖/shutterstock

中醫藥司推中草藥自產自用 盼減少對中國依賴

事實上,由於世界各地原物料上漲加上通膨,中醫界都默認漲價是趨勢,也接受合理的調漲,然而不管近年來中國大陸中藥材價格狂飆的真正原因為何,台灣只能被動接受對岸的價格,卻也是無奈的事實。

對此,衛福部中醫藥司特地擬定「中醫藥振興計畫」,其中就有一項是「輔導本土中藥藥用植物種植」,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表示,希望促進更多中藥材自產自用,期待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這項計畫由於經費剛通過,今年是啟動計畫的第一年,目前共4件獲得補助的計畫,分別針對種植馬藍、野葛、石斛等中藥藥用植物,成效如何尚未顯現,不過各界對這項計畫都維持著保守的態度。

馬逸才指出,大自然環境的關係就是一大重點,台灣的氣候、土壤、緯度都是問題,種出來的中草藥可能會有成分不夠、品質不夠的疑慮,且台灣經濟規模較小,種植條件受限,人工費用較高,導致成本過高不夠有競爭力,「種出來也要賣得動才行。」

環境不利栽種 人力成本高皆為不利推動因素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推動台灣東部中草藥產業已有一段時間,研究員張同吳明白點出目前在中草藥栽種上面臨的問題與困境。他表示,有些中草藥台灣環境確實不利於栽種、台灣種植面積小導致成本高,甚或一些法規,都是讓台灣中草藥自產自用窒礙難行的原因。

在種植的種類上,張同吳說,許多進口藥材種植的緯度海拔較高,因此台灣並不適合種植,以當歸為例,雖說花蓮場種植一大片「大和當歸」,但大和當歸並不是衛福部規定的藥材物種,無法入藥,只能用做藥膳等鮮食使用,曾經有研究員引進要用當歸想種植,但無奈沒辦法適應台灣氣候而失敗。

台灣成功栽種的「大和當歸」,卻不是衛福部規定的藥材品種。圖/張同吳提供
台灣成功栽種的「大和當歸」,卻不是衛福部規定的藥材品種。圖/張同吳提供

目前農業部輔導藥用植物栽培的品項共有18項,其中可對應至台灣中藥典收錄項目基源的有11項,在推動台灣能改善多少依賴進口的狀況?中醫界私下表示,大約僅能改善其中的3%到5%。

其次,衛福部目前的法規,規定農民們只能販售鮮食,也就是說,直接採收後的中草藥可以賣,但乾燥、切片後變成藥材,牽涉到後端炮製規格的問題,一般農民沒有相關的訓練,就只能由中藥商販售,加上可供食品使用的中草藥品項也大幅縮減,種種法規都讓農民種植意願大大降低。

當然,成本高更是一大問題。張同吾表示,台灣產的人工成本比較高,也是難以進入藥材市場的原因,像是:薄荷、魚腥草、黃岑這些在台灣好栽種且品質佳的藥材,卻因成本過高不是藥廠優先考慮的對象,僅少部分是藥廠和農民契作收購,其他大多自產自銷,得要自行做一些加工或萃取去提高附加價值,或變成地方特色相關產品販售。

盼媒合藥廠與農民、提高研發 解決成本問題

對於中醫藥司推動的獎勵輔導中藥藥用植物種植,目前雖然還未見成效,但詹永兆認為,礙於自然環境,不同緯度可種出不同東西,原本就有一個固定的產業鍊,相信短期內還是無法取代中國大陸的中藥材,但也樂見政府鼓勵農民栽種草藥類的中藥材。

張同吳則指出,藥廠中藥材確實還是以成本價格為考量,農民即使有技術可以種出來,他認為後續如何媒合藥廠和農民契作,如何打開通路,讓農民不必擔心既產又要銷,才會有種植的意願,也才能初步解決現今台灣中藥草的問題。

對於各界的擔憂及疑慮,黃怡超指出,首先在過度仰賴中國大陸進口藥材上,中醫藥司已開始積極收集國外可供應中藥材的品項資訊,像是茯苓,原本都來自福建,現在開始從非洲進口;鹿角則會開始考慮中歐國家,拓展來源通路。

其次在成本問題上,他表示將市場做大是一個方式,將訪查看看東南亞國家有沒有可能栽種、收購;也承諾將在今年補助4件中藥藥用植物種植後,明年繼續開放補助,也將嘗試進行中藥商和栽種中藥材媒合計畫,讓農民能有對接平台。

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認為,好的中藥研發,就能帶動中草藥價錢和成本能有比較大的差距,清冠一號正是一例。圖/陳賜哿攝
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認為,好的中藥研發,就能帶動中草藥價錢和成本能有比較大的差距,清冠一號正是一例。圖/陳賜哿攝

黃怡超認為,若有好的研發,能讓價錢和成本能有比較大的差距,「清冠一號」就是很好的例子,有研發這個火車頭帶動,就能做出價錢區隔,因此提高中醫研究量能,也是解方之一。

新冠疫情後,中醫崛起,卻也帶來中草藥過度依賴對岸的隱憂,「中醫藥振興計畫」能帶來多少幫助?尚有很長的艱辛道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