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特教生最多的大學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適應體育課

專訪海科大蔡絢麗主任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近年來一直是全國特教生最多的大學。目前淡水和士林兩校區的特教生總人數為356人,各種障別都有。近十年來報名非常踴躍,其中更有許多兄妹檔或是雙胞胎,可見其辦學成效卓著。學務處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蔡絢麗主任在校任職29年,對於校內適應體育的推動不遺餘力。在她擔任學務長最後一任時,當時的校長建議她開設適應體育課。基於校內特教生人數眾多,她也認為開立這樣的課程對學生會有幫助,因此3年前由通識中心開設一門兩學分的大一適應體育課,為期一學年,並開放且鼓勵普通生來修課。

適應體育中的「體育」對特教生的意義為何?

根據蔡主任的觀察,特教生在教室裡其實都坐不住,這門課除了讓大一的特教生們彼此認識,還能跨系交普通生的朋友。課程運動項目廣泛:有匹克球、高爾夫球、樂樂棒、帶式橄欖球、滾球等等,非常受學生們的喜愛,施行多年來一直頗受好評。同時老師也都能從這門課中發掘出有潛力的對象培養去參加競賽,因此這門課程對學生和校方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

學校推行適應體育的成果

身為全國最多特教生的大學,老師對於特教的研習和理解是絕對必要的。淡水校區有4位專任體育老師與數位兼任老師,全部都上過適應體育知能研習課程;不僅如此,連教務長、學務長也都有上課,才能在安排課程和溝通上更有幫助。多年來體育老師們也藉由這門課程發掘了許多有天份的學生,培養參賽,目前校內有約30位身障運動選手,更有9位前不久參加了全國身障運動會,成績斐然。

特教資源中心與各系之間的合作和建議

以蔡主任之前擔任學務長和長期在學校任教的經驗來說,她的建議是:

  1. 體育室最好能是一級單位,才能有比較多的權力做決定。

  2. 通識中心的角色很重要,中心主任要支持成立這門課,各部門才能繼續相互協調,完成最後的定案。

  3. 由於這門課選課的方式不同於一般,因此教務處也必須支持選課。

  4. 各系之間也需要共同支持這門課的成立,才能形成一個和諧完整的選課機制。

  5. 輔導員的角色很重要,除了教材的選擇、採購,與特教生之間的互動和協助更是非常重要的關鍵之一。

  6. 對於每位特教新生在之前就讀學校的體育方面記錄要做了解,不論是擅長的或是有障礙的科目都有助於老師在教授或訓練上能更得心應手。

洪千晴 台北海洋科技大學社工系一年級、特奧雪鞋選手

目前就讀社工系一年級的洪千晴,在高中時期就被老師發掘出體育的專長而進行訓練和參賽,舉凡雪鞋、羽球、跑步、滾球都難不倒她。現在專攻雪鞋的她,雖因烏俄戰爭無法出國比賽,但蔡主任計畫寒假和體育老師討論研究,開發她其他專長項目。

千晴非常喜歡這裡的環境,才唸了一學期,她已經交到了很多朋友,並且也協助同學學習地板滾球。她認為每個人的障礙別不同,能力也不同,在協訓之前如果能多彼此了解、溝通,才能針對對方的強項去幫助並啟發。

張瑋晴 輔導員

從國小開始,老師就會派瑋晴擔任小天使幫助班上的特教生同學。由於本身就是海洋科大的校友,大學時期就有很多同學都是聽障生,她總是細心又喜歡幫助別人;5年前畢業後接觸到特教中心,她發現了自己的興趣和潛力,就這樣她成為輔導員,也熱愛這份工作。

輔導員的工作需要個別觀察、鼓勵嘗試,因此瑋晴總是細心又有耐心的和特教生互動,關心他們並給予必要的協助。這些年來,她看著學生們透過和自己、老師及同學的互動獲得成長,心中有無限的感動,而那份成就感更是非常珍貴的體驗,也讓她更珍惜並驕傲能有這樣的工作經驗。

健康促進與銀髮保健系助理教授兼學務處課指組組長、適應體育老師-尤欽弘

對於尤欽弘老師來說,適應體育課最重要的還是安全,畢竟特教生的運動能力仍無法和一般生相比,因此他在上課時還是會特別注意學生的熱身,避免受傷;同時他也會藉由動態熱身帶進一些馬克操的動作,訓練協調性;一個學期下來,他已明顯感覺到同學們的進步了。在課程規劃上,他也會試著安排新興的運動或是以前學生們較少接觸的運動,讓他們有學習的機會。每樣運動會安排3-4週練習,一個學期盡量讓學生學習4種以上不同的運動項目,並在過程中仔細觀察,發掘有興趣或潛力的學生出來培訓當選手;學生參賽、甚至得獎會很有成就感,他自己也會覺得很開心與欣慰。

此外,以各系為例,通常會有一位輔導員最常和學生們互動、給予學生關心(例如:張瑋晴);除了觀課、做紀錄、也要幫忙與老師溝通,可見臺北海洋科大為了這群為數眾多的特教生用了許多心思規劃,尤其在適應體育這個課程上更花了不少時間、心力與人力,期望能讓學生們大一時有良好的適性發展,在學習過程中更快樂,更能有所發揮。

更多資訊,請到https://www.ape4all.tw/goweb2/include/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