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位未定論引爭議 國史館:有效自決已確立主權地位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左二)宣揚台灣主權未定論,引發輿論爭議。(資料照片,羅永銘攝)
國史館館長陳儀深(左二)宣揚台灣主權未定論,引發輿論爭議。(資料照片,羅永銘攝)

國史館日前舉辦研討會宣揚「台灣地位未定論」引發爭議,國史館預計明天赴立法院進行的專案報告表示,台灣地位未定論過去是台灣免於被中共併吞的國際法基礎。但台灣透過總統直選等「有效自決」方式,已確立台灣主權地位。

國史館與部分民間智庫日前合辦「舊金山和約」生效與「中日和約」簽訂70周年研討會,邀請多位色彩偏綠專家宣揚台灣地位未定論。前總統馬英九日前批評國史館身為中華民國最高史政機關,隸屬總統府的國史館,不應該唱和這種荒謬言論,並要求蔡英文總統對所屬機關的不當作為,應該導正。

立法院司法和法制委員會明天將安排國史館館陳儀深進行專案報告,說明研討會召開緣由與研討重點,

陳儀深在報告中指出,國史館鑒於現今國際情勢迅速變動、外交突破出現契機,如能藉由這方面的學術討論來多元思考以凝聚共識,進而透過前瞻思維為台灣國際地位的伸張及如何邁向正常化國家帶來啟示,或有裨益於國家的未來發展,因此同意合辦該研討會。

他說,研討會分別就兩和約的「國際政治思維」、「歷史過程」與「國際法意涵」等三個方面進行討論,期能有助於國人了解兩和約對台、澎主權歸屬的意義,以及台灣國家定位問題的演變。

報告中列舉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隆志等多位學者在研討會中的演說和談話,支持「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過去未定、現在已定」的主張,強調70年前《舊金山和約》生效,使台灣的國際法律地位暫時未定。但經過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等「有效自決」的方式,已使台灣演進成為一個與中國互不隸屬、主權獨立的國家,但還不是一個正常化的國家。

陳儀深指出,從歷史檔案文獻來看,自1950年代開始,甚至直到現在,美國等主要國家對台灣地位問題都是這樣的認知,而1950年代初期當時國民黨政府也知道,台灣地位未定論對中華民國政府的存在是有利的。

陳儀深在報告中總結表示,國際和約的法律條文是固定不變的,然而國際政治局勢卻是隨時在變,對國際關係的肆應,應該與時俱進。台灣地位未定論過去在許多歷史關鍵時刻不啻是台灣免於被中共併吞的國際法基礎。

但他說,台灣於1990 年代,在朝野政黨的合作下,透過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和總統直選,以「有效自決」的方式,已經確立了台灣主權地位;往後無論是獨立或統一,也是要決於台灣全體人民的意志。台灣人民過去長期奮鬥所取得之獨立自主的台灣主權地位,才是最值得國人珍惜和捍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