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隆·馬斯克認為每個孩子都應該瞭解的50種認知偏見

人有時候會把想像的東西當成記憶,而認為真實的記憶是想像出來的。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克服認知偏見的前提是認識認知偏見。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提出了 50 個人們應該從小就知道的認知偏見。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無論你如何看待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一些古怪的行為,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在工程和創新方面,他顯然能夠實現別人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他認為保持思維清晰是一項重要技能。對於馬斯克這樣的人來說,思維清晰可能相對容易,但根據大量的心理學研究,我們其他人往往很難保持頭腦清醒。由於大腦中許多固有的錯誤和偏見,我們變得情緒化,害怕別人的判斷,自己的思維也經常混亂不清。如果我們從小就能認識到這些錯誤和偏見,長大後的思維會不會更像馬斯克一些?

馬斯克似乎是這麼認為的,他在推特上說“所有人在年輕時就應該學會認知偏見”。他在帖子中列出了孩子們應該警惕的 50 種常見思維偏見、思維錯誤和非理性的人類思維傾向。

1. 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如果有人遲到了,那是因為他們懶惰。但當你遲到時,就是因為交通堵塞。

2. 自我服務偏差(Self-Serving Bias)。把你所有的成功都歸結於自己的技能或效果,而把你所有的失敗都歸結於壞運氣或糟糕的外界情況。

3. 組內偏愛(In-Group Favoritism)。我們傾向於喜歡群體中的人,而不是那些與我們不同的人。

4. 從眾效應(Bandwagon Effect)。每個人都喜歡趕時髦,追隨大眾喜好。

5. 群體思維(Groupthink)。隨大流以避免沖突。許多大的組織就是這樣垮台的。

6. 光環效應(Halo Effect)。僅僅因為某人自信、美麗,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她也聰明、善良。

7. 道德運氣(Moral Luck)。假設贏家道德高尚。

8. 虛假的共識(False Consensus)。認為大多數人都同意你的觀點,即使事實並非如此。

9. 知識詛咒(Defensive Attribution)。一旦你學會了一些東西,便假設其他人都知道你所知道的東西。

10. 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高估別人對你的看法。

11. 可得性啟發(Availability Heuristic)。為什麼我們更擔心罕見的飛機失事,而不是客觀上更致命的交通事故?人們根據一個例子記憶容易程度做出判斷(飛機失事更令人難忘)。

12. 防禦性歸因(Defensive Attribution)。對犯罪的人越生氣,我們就越覺得自己可能會成為受害者。

13. 世界公正假設(Just-World Hypothesis)。傾向於相信世界是公正的,所以任何觀察到的不公正都是罪有應得。

14. 天真現實主義(Naive Realism)。認為我們比其他人更瞭解現實。

15. 天真犬儒主義(Naive Cynicism)。認為別人都是自私的為自己著想的人。

16. 福爾效應(又稱巴納姆效應)(Forer Effect ,aka Barnum Effect)。我們很容易將自己的個性歸結為模糊的陳述,但實際上它們可以適用於廣泛的人。不要把各種測試算命、星座佔卜太過當真,他們就是利用這點,讓人相信他們是靠譜的。

17. 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這個原則表明,你的能力越低,就越有可能自信,因為你太無知了,以至於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差。反之亦然,那些技能更強的人往往被自我懷疑所困擾。

18. 錨定效應(Anchoring)。我們在做決定時非常依賴引入的第一條信息。

19. 自動化偏見(Automation Bias)。我們依賴自動化系統,有時過於相信自動化糾正實際正確的決定,比如過度依賴GPS或自動校正等自動化系統。

20. 谷歌效應(又稱電子健忘症)(Google Effect ,aka Digital Amnesia)。我們傾向於忘記那些容易在搜索引擎中查詢到的信息。

21. 逆反心理(Reactance)。我們所做的與我們被告知的相反,特別是當我們感到個人自由受到威脅時。

22. 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我們傾向於尋找和記住證實我們現有認知的信息。

23. 逆火效應(Backfire Effect)。當一個錯誤的信息被更正後,如果更正的信息與人原本的看法相違背,它反而會加深人們對原錯誤信息的信任。

24. 第三人稱效應(Third-Person Effect)。認為別人比你更容易受到一種普遍現象的影響。

25. 認知偏差(Belief Bias)。我們判斷一個論點的力度,不是看它支持結論的力度有多大,而是看這個結論在我們自己心目中是否可信。

26. 可利用性疊加(Availability Cascade)。人們相信(談論)的東西越多,我們就越有可能認為它是真的。

27. 衰落主義(Declinism)。把過去浪漫化,認為我們目前生活在一個衰落的時代。

28. 現狀偏見(Status Quo Bias)。人們往往喜歡事情保持不變,即使改變是有益的。

29. 沉沒成本偏誤(又稱投入升級)(Sunk Cost Fallacy ,AKA Escalation of Commitment)。我們容易在已經付出代價的事情上投入更多,而不是改變我們的投資,即使我們面臨損失。

30. 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認為未來一件事發生的可能性會受到過去事件的影響。

31. 零風險偏見(Zero-Risk Bias)。我們更願意把小的風險降低到零,即使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案在整體上減少更多風險。

32. 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我們經常從同一信息中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取決於信息的呈現方式。

33. 刻板印象(Stereotyping)。對整個群體的人有一般的看法,並將其應用於個人,無論你是否認識這個人。

34. 外群體同質性的偏見(Outgroup Homogeneity Bias)。看到你所屬群體的多樣性,但認為你不所屬群體的人都是一樣的。

35. 權威偏見(Authority Bias)。太相信權威人物了。

36. 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根據馬斯克的說法,這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認知偏差,但仍然很有用。如果你認為某件事會起作用,那麼你大概率會感受到它真的起了一定的作用,不管它是否真的有用。

37. 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我們記住了倖存者,卻忘記了許多看不見的、已無法發聲的未倖存者。在創業公司中常看到這種認知偏差。

38. 快速心理症(Tachypsychia)。我們對時間的感知因創傷、藥物使用和體力消耗而發生轉變。

39. 瑣碎法則(又稱 "騎自行車的人")(Law of Triviality ,AKA Bike-Shedding)。過分重視瑣碎的問題而忽視更重要的問題。

40. 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未完成的任務會縈繞在我們的腦海中,直到我們完成它。

41. 宜家效應(Ikea Effect)。我們往往會高估自己參與創造的東西。

42. 本·富蘭克林效應(Ben Franklin Effect)。一旦我們幫了別人的忙,就往往會對他們有更積極的看法。

43. 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這一條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認知偏差,但很重要。描述人們在人群中不太可能承擔責任的行為。

44. 被暗示性(Suggestibility)。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孩子身上,有時會把別人說的一個想法或問題當成自己的記憶。

45. 錯誤記憶(False Memory)。把你想像的東西當成了記憶。

46. 潛隱記憶(Cryptomnesia)。把你曾經看過、聽過或是在夢中體驗過的事物的回憶,認為是自己實際體驗過的事物。

47. 聚類錯覺(Clustering Illusion)。一種在隨機數據中“看到”規律的傾向,實際上沒有規律。

48. 悲觀主義偏見(Pessimism Bias)。總是把半滿的杯子看成是半空的。

49. 樂觀主義偏見(Optimism Bias)。總是把半空的杯子看成是半滿的。

50. 盲點偏見(Blind Spot Bias)。這種偏見讓我們認為自己沒有其他人那麼多認知偏見。

譯者:Jane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