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競選運動員委員 重返決策圈找方法
我國國際局勢艱辛,所幸1970年起有徐亨、吳經國無縫接軌出任國際奧會(IOC)委員,能在世界體壇的最高決策圈發聲。但2020年3月吳經國請辭後,我國幾乎不可能有足以選上IOC委員的國際影響力,競選IOC運動員委員會委員成為重返決策圈的主要管道,惟迄今尚未成功。
IOC目前有206個會員國,IOC委員按編制至多為115人,至2024年則是111人,就國籍區分以法美英各4席最多。我國昔日有徐亨銳意培養吳經國為接班人,成功維持IOC委員席位,但在前主席薩瑪蘭奇卸任後,IOC委員的改選只能憑實力爭取,成為不可能的任務。
中華代表團從2008年北京奧運開始,連5屆推出代表參選IOC運動員委員會。這個委員會至多由23名成員組成,其中12名委員由運動員之間選舉產生,通常在每屆夏季奧運選出4人、冬季奧運中再選出2人,每屆任期8年。運動員委員會中至多有15人能成為IOC委員。
我國從2008年起的夏季奧運,陸續派出黃志雄、朱木炎、林怡君、周天成、莊智淵競選運動員委員,其中朱木炎在2012年倫敦奧運其實拿到足以當選的票數,卻被IOC認定他在選舉期間贈送「棒棒糖」而取消當選資格。當時檢舉人跟違規事證均未公開,相關指控連當事人也感到莫名其妙。
要競選運動員委員,必須是近3屆奧運的參賽者,我國從朱木炎之後,都是由現役選手出馬,優點是與他國選手能有最新鮮的互動關係,缺點則是選手本人得以賽事為主,難以全力拉票。
比如巴黎奧運由「桌球教父」莊智淵出馬,偏偏他在個人賽得擔任徒弟高承睿的教練、團體賽則師徒搭檔雙打,最後一戰打到8月6日,恰恰就是運動員委員的投票截止日。中華奧會也坦承未來在競選的規畫上,應以退役選手或早出賽、賽期短的現役選手為主,才有機會當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