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怕冷、常常流汗原來都是腎虛?兩種腎虛對症調養這樣做
【蔡經謙報導】入冬後,晝長夜短、天氣嚴寒,此時,若察覺自己四肢冰冷、精神萎靡,又或腰部、膝關節痠軟、容易發熱、盜汗、口乾舌燥等,都有可能是「腎虛」的徵兆。然而,腎虛分兩種,若秋冬想藉由補腎增強精力,別忘了先區分自己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以免達不到該有的補腎功效!
中醫師陳懿琳曾為文指出,腎虛(不論腎陰虛還是腎陽虛),皆可能導致腎臟功能失常。而中醫所說的「腎」並非單指人體的「腎臟」,而是一整套的系統性功能。綜合陳懿琳及日本潤診所的衛教資料,腎陽虛、腎陰虛所產生的症狀及應變對策也大不相同:
虛冷為主症狀的腎陽虛,透過保暖與藥膳輕鬆改善
腎陽虛以虛冷為主症狀,此類型的民眾多為雖然很冷,但卻常吃冷食、喝冷飲,又或穿著清涼待在冷氣房等,種種生活上的壞習慣日積月累所導致地慢性身體虛冷。只要可以重新檢視生活習慣,可以期待改善效果。
主要症狀包括:
總是手腳冰冷
下半身倦怠,腰膝痠軟容易冷
半夜上廁所,小便清、長
反覆罹患膀胱炎
虛冷時,腰部與關節疼痛
臉色白或黧黑(黃黑)
精神萎靡
清晨容易腹瀉
身體浮腫
舌淡苔白
男性容易陽痿早洩;女性容易宮寒不孕等
若有相關症狀,可以透過熱水袋、束腹溫暖腹部與腰部;或用保暖腿套溫暖腳踝、洗澡時泡腳等,不要冷到腳趾非常重要。此外,白天時不應吃、喝冷食、冷飲,晚上睡前,則可以喝一些無咖啡因的熱茶暖身。
國際中醫藥膳師池田陽子則指出,可以透過攝取暖腎的食材改善此腎虛現象。首先推薦的食材便是蝦子,是魚貝類中最有暖身效果的食材。並能發揮增強精力的威力。除了蝦子外,鰻魚也對增強腎的能量有所幫助。
蔬菜的話,韭菜也有消除雙腿、腰部虛的功效,並可復原衰弱的腎。康禾中醫診所主治醫師楊宗翰也曾受訪表示,韭菜能入腎臟,有利腎氣滋養,除了能改善男性雄風之外,受月經遲來、小腹冷痛所苦的女性也可食用。
腎虛也可能出現上火、疲累、口渴等症狀,下一頁看看另一種腎虛的調養方法
增強精力的腎陽虛的藥膳食譜:櫻花蝦拌韭菜
材料
韭菜:1把
櫻花蝦:2大匙
生薑:1片
大蒜:1片
醬汁(醬油:1大匙、蠔油:少許)
檸檬汁:少許
作法
韭菜放入熱水中燙10秒後拿起,去除水分後切段放入碗中,與磨成泥的生薑、大蒜及其他調味料混和即可。
令人上火、虛熱的腎陰虛,透過補水藥膳改善
除了腎陽虛之外,另一個常見的腎虛症狀為腎陰虛。腎陰虛的民眾慢性水分不足,猶如鍋子被火空燒。水分攝取不足的高齡者也容易變為此體質,主要表現為上火、虛熱。
除此之外,因久病使腎臟陰液耗損、行房過度、過度服用肉桂、附子、丁香、辣椒等溫燥劫陰食材,又或情志內傷都有可能造成腎陰虛。
主要症狀包括:
喉嚨容易渴
常常流汗
肌膚乾燥
眼睛容易疲憊、乾眼症
手掌、足底、臉部容易潮紅
腰部或膝蓋痠軟、疼痛
頭暈目眩
耳鳴耳聾
失眠多夢
大便乾、小便少顏色黃
男性陽強易舉、遺精早洩;女性月經偏少、甚至停經
潤診所衛教資料指出,有此現象的民眾不論夏天還是冬天都應頻繁地補給水分。此外,國際中醫藥膳師池田陽子也推薦使用貝類補足腎所不足的水分。特別是牡蠣對增強腎臟能力、補足水分有所貢獻。蛤蜊、文蛤、扇貝等貝類也有幫助。蔬菜的部分,則可透過有「山上的鰻魚」之稱的山藥強化腎,增強精力。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主任顏素美也曾受訪指出,若要強精固腎、健脾益肺,可選擇山藥、蓮子、枸杞子或牡蠣、蛤蜊等海鮮食物。
日本藥膳料理家、藥劑師大久保愛也曾指出,腎臟疲勞(腎虛)可能造成憂鬱、沒幹勁、身體沉重遲鈍等症狀,又或晚上難以入眠也有可能是腎臟所造成,若要強腎、護腎,山藥是相當不錯的食材。
透過補水解決腎陰虛的藥膳食譜:炸牡蠣佐山藥
材料:
市售炸牡蠣:8個
山藥:8cm
芥末:少許
中濃伍斯特醬:適量
海苔粉:適量
作法
炸牡蠣裝盤後,將山藥削皮磨成泥與醬汁混和淋在牡蠣上,並撒上海苔粉即可。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