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日股頻創新高的意涵及對台啟示

日經225指數於5月17日攻上3萬點整數大關,創下自2021年9月28日以來收盤新高水準。隔(18)日續大漲480點收30,573.93點,再創新點;東證股價指數(TOPIX)則收在2,157.85點,更創下自1990年8月3日以來的33年收盤新高紀錄,意義非凡。

吾人以為,股市乃扮演經濟的櫥窗。睽諸日經指數大漲實其來有自:一、日本經濟連二季正成長,在全球經濟前景不明之際,能有如此表現殊屬不易;二、日本企業治理改善效果顯現,上市企業不斷增加對於股東的良性回饋;三、在市場預期美聯準會(Fed)持續升息下,導致日圓兌美元貶值,有利出口企業;四、日本央行(JOB)繼續推行貨幣寬鬆政策,吸引國內外投資資金大舉湧入股市;五、股神巴菲特所執掌的波克夏海瑟威對於日本商社的持股已逾7%,並表示有意增持股份,引發不少資金跟進。

日本財務省於5月11日所公布的統計資料指出,2023年4月份外資在日股買超4兆9,760億日圓,為2005年1月以來有月買超紀錄的歷史新高。日經225指數自年初迄5月18日,漲幅達18.8%;而東證股價指數同期漲幅更高達15.4%,成為今年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之一。高盛指出,日股有機會迎來「由政策推動、十年一遇的牛市」。

進一步分析,日本於1990年代初因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導致十年間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平均經濟成長率不及1%,失業率則高達4%,被戲稱為「失落十年」(lost decade)。進入2000年後,日本經濟仍無起色,尤其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到2010年三年平均成長率為負1.17%,顯示其經濟欲振乏力。消費者物價持續下跌、日圓升值、貿易出超轉貿易入超、政局不穩、經濟持續無感,稱之為日本「經濟迷失的廿年」。

2012年12月,安倍晉三回鍋擔任日本首相後,誓言要振興日本經濟、再造榮景。而為擺脫經濟通縮,推行大膽的寬鬆貨幣政策,被稱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不少經濟學家認為安倍讓日本經濟較上任時更強大。遺憾的是,日本在2020年隨全球新冠疫情(Covid-19)衝擊而再度陷入衰退,「安倍經濟學」也再度受到質疑,但繼任的菅義偉繼續奉行其政策主張,無奈經濟成績不佳。然而,日本首季GDP年升1.6%超過預期,也超出上一季的0.1%甚多。意謂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於2021年10月上任迄今一年半後,終於交出漂亮的經濟成績單,今年實質GDP上看1.5%。

此外,鑑於日本在全球晶片市場的市占率由1980年代末期50%降至目前10%,再加上中美貿易戰影響,因而激起發展自身半導體產業的雄心壯志,並訂下2030年半導體相關營業收入提高至目前3倍(15兆日圓)之遠大目標。君不見,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將於5月19日至21日於日本廣島舉辦,岸田即先與台積電、英特爾(Intel Corp)、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IBM公司(IBM Corp)、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公司的高層進行會面,希冀全球晶片製造商增加在日本的投資。

相較日股牛勢,台股也連三日大漲近400點,成功站上萬六。然而,台灣出口自去年9月開始衰退,截至今年4月已連八黑。尤其,今年前四月出口年衰退17.7%。其中,對大陸出口比重連四月低於40%,恐出現結構性衰退。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為負3.02%,不僅是14年來最差,也是連二季負成長,已達經濟衰退定義。股神巴菲特考量台積電地緣政治風險,因而出清。不少外資亦憂心兩岸地緣政治風險而對台灣投資卻步。台灣的下一步如何走,值得領導人深思。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基金定期定額 出現品牌效應
立院送冬至大禮 降稅 延至2024年底
新唐調漲MCU 明年Q1不看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