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蟲病未治療致死率達6成 6-7月高峰期如何預防?

恙蟲病是什麼?

在台灣,恙蟲病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流行期自4、5月開始上升,6、7月達到高峰,並在9、10月出現第2波流行,全年都有病例發生。

據疾管署統計,台灣去(2022)年全年有276例恙蟲病確診病例,今年至今則累計23例。歷年以花東及離島病例數最多。

如何傳染?會人傳人嗎?

恙蟲病的病媒為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蟎幼蟲,其體長約0.2至0.3毫米,微小至肉眼幾乎看不見。

恙螨主要動物宿主為囓齒類,因此老鼠經常出沒的草叢、樹林等,就成為恙螨活躍的地區。恙螨會停留其中,並伺機攀附到經過的人或動物身上。

具傳染性的恙蟎幼蟲叮咬宿主後,藉由唾液使其感染立克次體。人類為恙蟎的偶然宿主,因此不會直接由人傳給人,人類感染的途徑為動物宿主。

不過並非所有恙螨都會傳播恙蟲病。據疾管署2015年出版的《臺灣恙螨誌》,全台約有38種恙蟲,不同地區及季節有不同的恙蟎感染,而台灣夏季主要病媒為地里恙蟎(Leptotrombidium deliense)。

人類會被獼猴傳染恙蟲病嗎?

柴山是高雄感染恙蟲病密度最高的地區,自管處統計近3年來,每年病例約6至16件。

台灣獼猴共存推廣協會澄清,獼猴並非恙蟲病的主要傳染者,將感染原因導向獼猴易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與誤解。事實上,夏季本就是恙蟲病的高峰期,無論登山或出入叢林都要留意。

被感染怎麼辦?有什麼症狀?

恙蟲病潛伏期為6至21天,通常是9至12天。若未妥善治療,死亡率可達60%,經治療後則降低至小於5%。

感染恙蟲病將導致持續性的高燒、頭痛、背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等,遭恙蟎叮咬處則形成外紅內黑、無痛的焦痂,發燒一週後皮膚出現紅色斑狀丘疹,有時會併發肺炎或肝功能異常。

約5至8成患者,被恙蟎叮咬處會形成焦痂。(圖/疾管署)
約5至8成患者,被恙蟎叮咬處會形成焦痂。(圖/疾管署)

疾管署提醒,若出現疑似恙蟲病的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尤其是出入草叢等暴露史。

如何防止恙蟎叮咬?

  • 進入草叢地區時,穿著淺色長袖衣物、長靴及手套等,避免皮膚暴露。

  • 皮膚裸露部位,塗抹經政府核可含DEET、Picaridin或IR3535之防蚊劑。

  • 離開草叢時盡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

  • 恙蹣易出現區域,使用百滅寧、第滅寧、賽滅寧、撲滅松等環境衛生用藥。

  • 居家剷除雜草、封住鼠洞及空隙。

  • 廚具及食具盡快清洗、食物妥善保存,避免鼠類孳生。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武漢肺炎確診28例 疾管署公布病例地圖
11個月男嬰赴菲罹麻疹 母親再遭感染
日1103人感染德國麻疹 東京最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