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路過逾150年中國最早足球場之一在鼓浪嶼

廈門有個獨立小社區島鼓浪嶼,被列入了歷史國際社區。發哥近日與社區好芳鄰同遊此地,意外路過了逾150年歷史的中國最早足球場之一馬約翰體育場,自然成了踏足鼓浪嶼最吸引我關注的景點,也藉機來寫下這座昔日「洋人球埔舊址」的故事。

這個在鼓浪嶼島上歷經百年風雨、保存良好的體育場即洋人球埔舊址,這裡曾是鼓浪嶼國際社區的重要活動場所之一,後來改名人民體育場,2011年另改稱為「馬約翰體育場」。在鼓浪嶼博物館內的故事牆上,即陳列出「中國最早的現代足球場」,而2015年,洋人球埔舊址被評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提起它的前世今生,得追溯到1872年,當時美國領事李仙得把鼓浪嶼島上通往田尾、港仔後、日光岩三岔口的一片土地,擅自劃界、圈以矮牆、闢成球場,專供外國人使用。後來,隨著美英各國水兵的到訪,這裡又增設了足球、棒球、橄欖球等團體競技項目;居住在鼓浪嶼的外國人還曾經在此舉辦過家庭迎新運動會,當年的許多場景都留下了珍貴的黑白老照片。

廈門人把洋人叫番仔(閩南語),所以整個球場就被叫做「番仔球埔」(閩南語)。當時是打網球、打高爾夫球為主、偶爾也打棒球。到1903年鼓浪嶼正式成為「萬國公地」以後,很多外國人都跑到球場來踢球,不僅是住在鼓浪嶼的外國人,當時更多的是外國軍艦的水兵、有些所謂的高等華人、有錢的華人也可以進去。

也曾有一說這裡也算是中國現代足球運動的發祥地之一。這個昔日「洋人球埔」的設立無疑來自李仙得等西方人的公共觀念,將大片綠地保留下來作為集體戶外活動場所。至於與足球淵源,乃受英國人在1863年正式發展現代足球運動開始,在鴉片戰爭之後,英國人就把這種足球運動形式傳入中國,最早傳到的地方之一就是鼓浪嶼。

後來這座足球場為了活動需要,還興建了看臺、運動員的更衣室等,球場不斷擴大,如今發哥首次目睹此球場,場內的自然草皮保養得非常美好,看了心裡頭第一念想,就是想邀我們一群愛踢球的老爺們來此踢一腳,或是搞大一點,設法促成中華木蘭隊來訪踢場國際友誼比賽。

在上個世紀初期,鼓浪嶼應有一支白馬足球隊,還有英華書院足球隊,都曾到這個場地比賽。這兩個算是中國人較早的足球隊,而且他們還跟外國水兵比賽。

上個世紀20世紀的30年代末廈門淪陷,日本在鼓浪嶼逐漸取代各國的勢力,這個洋人球埔一度變成了日本博愛醫院等人員獨霸打棒球的場所。

到了上世紀50年代解放初期的番仔球埔,此時,它已更名為「人民體育場」。1956年10月,體育場修建完工,從此真正成為群眾性運動場所。2011年,這個體育場又被命名為「“馬約翰體育場」,主要是為了紀念他並弘揚他的精神,就是發展體育運動及增強人民體質。

馬約翰是地道的鼓浪嶼人,是中國近代體育史上著名的體育教育家,他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時曾是校足球隊隊員,為中國及家鄉鼓浪嶼的體育教育事業作出過傑出貢獻。

洋人球埔舊址見證了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體育設施及相關活動的發展。近代體育由西方傳入鼓浪嶼,島上教會學校予以推廣,開啟了中國近代學校體育基礎教育的先河,也使體育運動走進華人的日常生活,受此影響,在鼓浪嶼出生成長的馬約翰成為中國近代最著名的體育教育家。

從洋人球埔到人民體育場、再到今天的馬約翰體育場,百年體育場至今仍煥發出蓬勃生機,應該說,這個球場不僅代表著西方體育精神所體現的現代公共觀念,更重要的是它印證了廈門在中國近代中外關係史中的特殊地位,見證了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的風雲變幻。

馬約翰體育場就在一般遊客路過的街道上,很容易吸引遊客路過必會看上好幾眼,並順便拍照留念,就在馬路邊的一塊廣場上,有小孩子踢球銅像,藉機也自己留下紀念,而鼓浪嶼足球協會辨公室就設在看台下方。

在鼓浪嶼,因擁有這麼一個歷經百年風雨、保存良好的體育場,也是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風雲變幻的重要物證。從洋人球埔到人民體育場,再到如今的馬約翰體育場,跨越151年,其在功能和形式上未發生過大的改變,至今仍在使用,堪稱活態的文化遺產。現在,這塊體育場用於專業足球訓練和大眾足球活動。

更多Go Goal勁球網文章

FIFA要求會員國以比利命名球場 台灣那座最適合?

讓足球融入社區生活 期待遍地村超活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