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新加坡分會30歲 青壯有為跨步向前

慈濟新加坡分會,成立30年了,從關懷貧病起步,如今,慈善結合醫療,教育人文並行,深入社區,開枝散葉,回首當年,他們不忘初衷,持續向前。

新加坡,繁華的都市,也有社會的暗角,尤其在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時,有許多學生,因為父母失業,被迫輟學。

家長 傑慕:「我希望我孩子都能上學,我也不會這樣受苦,我一直在找工作。」

「新芽助學金計畫」就此展開。不只發函到全島中小學,志工也親自上門拜訪73所學校,向校方解說這個補助學生餐費和交通費的計畫。即使慈濟善款的收入 ,也因金融海嘯,受到影響。

慈濟志工 鐘桂貞:「大概一個禮拜 兩個禮拜,濟雨師兄(執行長)就問我們,現在有多少錢 現在有多少,有多少款項 我們就趕快要去統計,一方面也要看這邊的,學生人數有多少,因為一直在增加 一直在增加,但是還好新加坡愛心人還是很多。」

想助人,難行也要行,在1993年註冊成立時,就是克難的開始,沒有場地,常得借用寶光佛堂舉辦活動。很多人也都不認識慈濟,要募款、招募志工等都非常困難。

慈濟志工 陸傳卿:「有些甚至不相信 不懂是真的假的,有時候募款的時候 給人家講到,我們都會流眼淚 都會哭,因為有些他們不了解 對不對。」

1998年,在牛車水設立會所,志工更是想盡辦法,把慈濟介紹給民眾。

慈濟志工 陸傳卿:「因為那邊是美食街,很多人走來走去,所以我們就會在門口跳團康,然後他們就覺得,為什麼你們在這邊跳團康,那時候一定要臉皮很厚的,然後就會開始,把他們一個一個接進來。」

從關懷貧病老弱開始,除了定期到療養院關懷外,住在組屋裡的獨居長者,更是常去探訪。

慈濟志工 張潔儀:「有做媽姐(幫傭) 有些就是紅頭巾,就是做建築的 她們都是來自中國,在這裡沒有家人,當她們年紀大的時候,她們沒有辦法,去享受那個家庭的樂趣,我們可以幫她 照顧她們,推她們去看醫生,或是幫她們做家務。」

每月一次在牛車水廣場舉辦的關懷日,是大家最期待的大日子。

慈濟志工 張潔儀:「她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就是卡拉OK時間,但是又不是有器材的卡拉OK,就是阿公阿媽他們喜歡唱什麼歌,來 上台 我們在旁邊幫助她,她拿著麥克風就唱,很踴躍的 很高興的。」

獨居長者 :「很榮幸 我感受到人生的熱情,特別地喜樂。」

由慈善起家,醫療,教育,人文,環保,逐步踏實。

2005年靜思堂啟用,組織改造,深入社區,開枝散葉,一路陪伴貧病獨老,走過低潮,也與大家,共同面對疫情,最終發現愛是源源不絕。

慈善志業策展部經理 吳麗瑩:「有時候會看到一些照顧戶,他們真的是生活已經很不容易,當看到他們回饋這個愛心的時候,也會佩服他們這樣子的精神。」

新加坡慈濟執行長 劉瑞士:「三十而立,我們現在就是要更往前跨出一步,我們在新加坡有很多的志業體,接下來我們是想要把這個量化,然後變成質化,質量方面要好好地在這方面提升,能夠把更優質的服務,給每一個新加坡的居民。」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新加坡慈濟人 三十而立回眸來時
以愛鋪路共善前行 新加坡慈濟而立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