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展望》鞍馬王子李智凱、舉重女神郭婞淳 尋求連霸

郭婞淳。(資料照/李宇政攝)
郭婞淳。(資料照/李宇政攝)

杭州亞運將在9月23日開幕,中華代表團派出521名選手參加33類運動競賽。《TSNA》推出「杭州亞運展望」專題,介紹中華隊重點奪牌項目,期待今年能突破1998年曼谷亞運19金17銀41銅隊史最佳成績。

「鞍馬王子」李智凱在上屆2018年雅加達-巨港亞運,於體操鞍馬項目,奪得台灣參加亞運體操史上首面金牌,本屆杭州亞運前,他在成都世界大學運動會鞍馬決賽,以15.500分高分奪冠,締造三連霸,也為接下來的比賽增添信心。

對於備戰狀態,李智凱表示,積極準備所有的賽事,把狀態調整好,迎接各個大賽的到來。

他也做好時間管理,更有效率的運用時間,身為選手的時候,在訓練場把該做的課表、內容、目標設定清楚,一步一步去執行達成;下了課離開場館,回到家之後當爸爸,就該把孩子照顧好,當老公的時候就把老婆照顧好。

李智凱已從男孩、男人,再蛻變為人夫、人父,今年第三度角逐亞運舞台,瞄準連霸的目標。

李智凱。(資料照/李宇政攝)

「舉重女神」郭婞淳同樣在上屆2018年雅加達-巨港亞運,奪得個人亞運首金,彌補2014年仁川亞運因傷失利的遺憾,這次杭州將是她第三度挑戰亞運,但由於有傷在身,她並不會勉強、躁進。

教練林敬能強調,「我絕對不會因為今年的亞運在9月份,我就把她復健的行程往前挪,因為我們必須在明年的奧運會發揮出來,最好的教練,就會把比賽時間記在腦海裡。」

「明年奧運會,婞淳的決賽時間是2024年的8月8號下午3點。」林敬能果決地說,郭婞淳最大目標是巴黎奧運,雖然亞運也是中間的檢測點,但不會因為亞運而改變規劃好的行程。

中華滑輪溜冰隊在高雄國際滑輪溜冰場集訓。(資料照/李宇政攝)

滑輪溜冰向來是台灣強項,上屆2018年雅加達-巨港亞運,趙祖政、李孟竹摘金、楊合貞獲銅,但當時三人參加的項目都是20公里淘汰賽,三人本屆持續參戰,但本屆並沒有20公里淘汰賽,將面對新的挑戰。

李孟竹除了參加3000公尺接力賽,還要挑戰個人1000公尺爭先賽。李孟竹坦言,上屆拿金牌,這次覺得自已壓力比較大一點。

趙祖政同樣是挑戰3000公尺接力賽和個人1000公尺爭先賽,他則開放地說,雖然杭州跟雅加達的項目不太一樣,不過這個項目平常比賽也都會遇到,所以從去年開始都有在國內以賽代訓,例如參加一些全國賽,而上個月到義大利跟奧地利移地訓練跟參賽。

「透過這樣不同環境跟不同參賽的經驗,然後去提升自己原本可能不足的地方。」趙祖政表示,或者也試一些自己想要的不同風格、戰術或者是跑法等等,來迎接本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