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專欄/李亦伸】政大雄鷹成功之路,他們比職業還更職業

政大雄鷹。(圖/政大雄鷹提供)
政大雄鷹。(圖/政大雄鷹提供)

政大雄鷹在「2023跨聯盟邀請賽」五戰全勝封王,平均勝分超過26分,包括PLG職籃夢想家/領航猿聯隊,T1職籃新軍台新,以及SBL台銀、台啤、柏力力全部栽在大學冠軍政大手裡。

政大在公開比賽打爆五支職業球隊和SBL半職業球隊,超強實力被吹上天。

今年三月UBA大專籃球完成三連霸政治大學,在大專籃球幾乎沒有敵手,只有健行科大和世新大學最接近政大實力,政大過去一周又打趴SBL和職業球隊聯軍,聲勢如日中天。

熟悉台灣籃球球迷肯定滿頭霧水,不熟悉台灣籃球球迷必然把SBL、台灣職籃酸到爆,永遠都在狀況外的球迷始終困惑「台灣籃球究竟怎麼了」?

政大有超級外籍生,台灣兩個職籃聯盟12支球隊,大多數職籃球員能力普遍摻水,SBL超籃一直沒有進化,這些都是主要因素。但都只是表象。

政大後衛宋昕澔、游艾喆、莊朝勝打得比參賽的職籃、SBL球員更出色,這是事實,也是天賦、實力展示,政大外籍生莫巴耶攻防統治力是歷來UBA最出色外籍生都是事實。

但政大展現出來的團隊、紀律性,他們的訓練、要求比職業球隊更職業,這才是政大成功底氣和球隊文化。宋昕澔兩年進化、蛻變,游艾喆三年超凡、出眾,都是球員自律和球隊文化培養出來的真實力。

這裡頭有很多真相和事實、細節,包括職籃文化,有必要讓更多人知道。

1、職籃球員練得比高中、大專球員更少。

台灣職籃在三年前PLG職籃成立,兩年前T1職籃跟著誕生,這些職籃球員大多數都是大專籃球菁英。像這次參賽的夢想家/領航猿聯軍,後衛陳力生、前鋒張鎮衙、中鋒喬楚瑜都是過去一、兩年大專籃球主力國手,實力和球技等級跟政大宋昕澔、游艾喆、莊朝勝不相上下。

但職籃球員沒有像大專那樣要求,更不像高中籃球那種嚴格紀律和軍隊式管理,進入職籃一旦缺少「自律」和「自我苦練突破」,這些職籃球員大多數只有靠天賦和既有實力打球,如果再坐一兩年板凳,上不了場,那就等於半廢品。

職籃球員練得比高中、大專更少,如果再沒有自律和上場空間、壓力,球技、能力、信心很容易走樣。

2、職籃聯軍都不是職籃主力。

這次夢想家/領航猿職籃聯軍情義參賽,很大原因是這兩支職籃球隊負責人李忠恕、陳立宗是中華籃協副理長,籃協辦的比賽,自己人必須捧場。李、陳都愛籃球,長年為籃球付出,培養無數精英,他們應該得到更多尊敬。

但這支聯軍都不是兩隊職籃現役主力,不少菜鳥,未來也都不一定能在職籃站穩腳步,有一半以上甚至會被職籃淘汰。

教練能力和執行力很重要,團隊、默契、球員自我理解更重要,兩隊臨時拼湊出一隊打比賽,這樣的組合拉去跟政大或SBL這種正規軍打比賽,實在太難。

3、SBL台銀、台啤、柏力力三隊還是很業餘,柏力力太嫩情有可原,台銀和台啤都被政大打爆,需要好好反省。

政大確實非常出色,那是團隊、天賦、紀律的總和,像這樣一支大學球隊,一年少則600-800萬,多則可能上千萬投資,先期需要3-4年砸下重資,並挖到高中籃球菁英才有可能建構完成,未來更需要長年持續這種投資。

健行科大實力還是狠角色,但已經被政大比下去,世新大學也很難跟上政大這樣的規格和投資。

台灣職籃操短線,SBL超籃太業餘,大專籃球走偏鋒,高中籃球職業化,這樣的生態還是能創造台灣籃球如此熱鬧產業和瘋狂熱力。

台灣人真的超愛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