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大火燒出漏洞 指引填補方向
近年來的華埠對火災並不陌生,從餐館、商鋪到住宅,多場大火不僅燒毀了建築、造成了經濟損失,還迫使許多居民流離失所;更重要的是,奪走了許多寶貴社區成員的性命。
此次華埠電單車商鋪大火,已知造成四人逝世,兩人仍在和死神抗爭,其中多數為長者。人們紛紛感嘆其無辜,在睡夢中被莫名的大火波及、喪命,就連逝者家屬亦說「擔心這日許久」,畢竟住家下方就是充滿鋰電池的電單車店,但認為「本可預防」。
因鋰電池而導致的火災愈發普遍,一場場大火不僅燒出了行業亂象和法律漏洞,更燒出了需要各方改進的「燙手」難題。這些災難都具備一定普遍性:店內電池過多、使用電線不當、店關閘不關、二手市場蓬勃、違規為電池充電、私自拓至道路經營、距離居民樓過近、消防局檢查不仔細、外賣企業不關心、投訴後無人跟進等。
很顯然,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勝枚舉,雖非光彩之事,但至少為市府和政客提供了如「自助餐」般的獻策機會,履行「民選」而來的責任。儘管當下已有針對鋰電池的新法,即禁止低品質及二手鋰電池的銷售和組裝,為好的開始,但顯然填補其餘法律空缺的速率仍須加快,否則將無法避免悲劇重演。
其他諸如生產、購買、回收、貯存、經營和檢查等方面,都已有現實的例子告訴人們,問題出現在何處。比如此次大火後,便有民眾反應此店電車多、占道經營、製造汙染等問題。
這樣的問題牽涉無數個人與家庭的生計,以及數個行業的運轉,但面對、發現和解決問題,是「你、我、他都該做的事」。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跨國團隊搜救泰坦號「每30分鐘聽到敲擊聲」
麻吉大哥黃立成 傳買下2500萬洛杉磯豪宅
曼哈頓華埠電單車店火災 罹難者兒:早預感會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