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爆致命耳念珠菌疫情 台灣曾有3例皆無抗藥性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日前表示,具抗藥性及致命性的「耳念珠菌」在COVID-19疫情期間以驚人速度傳播,如今全美逾半的州出現病例,已屬迫切公衛威脅。對此,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今天(24日)表示,台灣曾出現3例,但其菌株皆未檢出有特殊抗藥性,與美國情況不同;耳念珠菌非法定傳染病,不須通報,疾管署將持續與醫院合作監測。

羅一鈞指出,耳念珠菌於2009年在日本首次被發現,近年來已於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多國迅速傳播並造成感染,目前了解主要發生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洗腎等重症病患,死亡率高,可達3至6成;感染發生在各年齡層的病人,從早產兒到老年人都有,但主要是免疫力較差者,一般健康狀況良好者則不需擔心病菌威脅。

耳念珠菌常具有多重抗藥性,對多種常用於治療念珠菌的抗黴菌藥有抗藥性,嚴重限制治療選擇,甚至有些菌株對3類主要的抗黴菌藥都有抗藥性發生。不過,羅一鈞指出,我國曾於2018年至2022年期間檢出的3例個案,皆未發現具特殊抗藥性。

國內3例中,第一例發生於2018年,為一名南部50多歲男性,有糖尿病和天疱瘡而服用類固醇及抗生素治療,該年4月因皮膚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在門診採檢培養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第二例是在2021年,為南部60多歲的男性越南台商,有糖尿病、中風病史,該年5月因意識混亂、診斷敗血性腦病變,收治當地醫院,7月轉診回台,有洗腎及中央靜脈導管等管路,住院3週後因發燒血壓偏低,血液培養檢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使用注射型抗黴菌藥物,病況改善轉出加護病房。第三例則發生在2022年,為南部40多歲男性,具外耳道膽脂瘤病史,曾因復發多次手術,當年2月因耳漏、耳鳴、聽損、頭暈等症狀持續1個月,就醫培養檢出耳念珠菌,無特殊抗藥性,在門診治療追蹤,屬於輕症。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中國染耳念珠菌 疾管署:民眾無須恐慌
超級細菌攻入中國 最少18人確診
超級黴菌台灣也有 曾出現輕症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