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的歧義導致原子彈災難的發生/吳豔玲

吳豔玲

時代在進步,經濟在發展,外語在普及。從“雙語”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到研究生,都在學習外語。1、2、3、4、5,您好!再見!晚安!謝謝!聽到孩子們在“背”單詞或者在用外語“對話”。爸爸媽媽們會高興的說,這是我們家的小翻譯,在商場公園遇到老外,還能夠“嘟嚕”好幾句洋文哪。

學習外語,是為了“翻譯”,解決不同語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作為外語教學的老師,當然高興外語教學的發展提高,同時卻常有“任重道遠”之感。翻譯界泰斗季羨林先生說過:學習一種語言並且在兩種語言之間進行翻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可以作到事情,幾乎需要一輩子的努力才有可能。

語言是個十分微妙極其複雜,甚至會產生歧義誤解的社會現象。有個故事說某君請客,來了倆位,還缺一位未到。他望著窗外,自言自語的說,該來了,咋還沒來。一位客人誤解了,莫非我們是不該來的,藉故離開了。某君又解釋到,我說的又不是他。剩下的客人一想,不是說他,哪顯然是說我了,也藉故走了。三言兩語,把客人全說走了。

還有個故事,說某君家來客久住不走。適逢天雨,他太太就借題發揮說: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客人聽出弦外之音,但是臉皮夠厚,也借題發揮,說這句話是這樣說的:下雨天,留客天。天留人不?留。

可見,不用說外語,就是本國的語言,雖然不用“翻譯”,也要用心領會,巧妙運用,才能得心應手。

至於高層次的外交翻譯,更要作到“信達雅”。周總理多次告誡:外交無小事。差之毫釐,謬之千裏。稍不注意,就可能釀成“外交事故”,甚至發生“原子彈轟炸日本的災難”。

1976年8月,朝韓停戰雙方在韓國的一側,發生“砍樹事件”。雙方劍拔弩張,所幸最終平息下來。不可思議的是“朝鮮方面揀到了砍樹用的斧頭,寫著Made in Austria,將其翻譯為“澳大利亞製造”,朝鮮因此憤然與澳大利亞斷交。”其實,斧頭上寫是“奧地利製造”,由於翻譯的關係,導致了朝鮮和澳大利亞的“外交事件”,你說奧地利的斧頭冤枉不冤枉?

最為嚴重的翻譯歧義,發生在日本和美國之間。

1945 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發表,要求日本立即宣佈無條件投降。29日,《波茨坦公告》被日本拒絕。

其實政界中一些比較清醒的人,早就意識到日本的處境已經毫無希望。私下裏在尋找出路,他們認為就是無條件投降,都是保全天皇和國家體制的唯一途徑。日本軍方的一些人還在窮兵黷武,主張“本土作戰”,叫囂一億“玉碎”。戰爭的雙方都在尋求著戰爭以外對自己有利的解決辦法。不過到了8月6日這一天,雙方的許多計畫都成了昨日黃花。因為美國投擲原子彈的B52型轟炸機已經飛臨日本廣島的上空,死神正在高空飛速地向地面降落。

據說“日本的內閣私下裏對於波茨坦公告的內容要求基本同意,但因這份聲明公告尚未通過正式的途經送到內閣手中,因此當時的首相鈴木貫太郎在1945年7月28日接見新聞界人士時說,內閣對聲明執行一種‘默殺’政策,意思是:‘不加以評論’。”可是日語“默殺”一詞,除了有“不加以評論”的意思外,還可以理解為“不加以理睬”即“拒絕”之意。

事後檢討起來,美國投擲原子彈的決定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但是,日本和美國的翻譯歧義,在“不加以評論”和“不加以理睬”即細微差別的“拒絕”,選擇了後者。把日方本來“拒絕”《波茨坦公告》態度並不明朗的“不加以評論”的曖昧,翻譯成“不加以理睬”明確的“拒絕”!造成美國第一時間“收到”的資訊,竟然是日方“不加以理睬”明確的“拒絕”!這“拒絕”二字,激怒了美國,成了讓美國無比“憤怒”的導火索,使美國迅速“反擊”作出向日本投擲原子彈的決定,你說翻譯工作重要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