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合最後一步 毋必毋我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距總統大選投票不到70天,在野兩黨整合的談判也已走到成敗分野的最後關頭。柯文哲提出願意讓侯友宜3%民調,贏侯未過3%就願當副手;國民黨則提出除了侯柯/柯侯比上賴蕭組合的民調外,尚須加計另外50%的兩黨立委參選人秘密投票,或藍白政黨支持度互比的對案。

走到此步,柯文哲和國民黨都已完成最後一輪叫牌。面對仍顯膠著的整合局勢,支持再次政黨輪替的約6成多數民意之焦躁、心急不在話下。種種情緒下,坊間戲談謂侯柯兩人「乾脆去廟裡擲筊決定」之言不脛而走。雖為笑語,但其流布之廣,亦足以驗證對大多數在政治圈內沒有利益的「非綠板塊」普通民眾而言,「沒有非侯不可,也沒有非柯不可,只有非民進黨下台不可」。這一論斷,亦可由多項交叉分析民調佐證。

截至目前,在把自身歸類為「國民黨支持者」的選民中,強烈支持侯友宜者不過7成上下,若再乘上國民黨約2成5的政黨支持度,可以說侯友宜的「鐵粉」占全民比例還不到20%。而柯文哲近期的支持度水位也略呈下降趨勢,正在緊守20%上下的防線。準此,從這兩人的個人號召力而論,若要爭取最終出線、扛起重任,統攝整個非綠板塊合計多達近60%的民意,不論是侯友宜或柯文哲,確實都沒有過份托大、捨我其誰的本錢,亦無侈言「成功必須在我」的實力基礎和合理性支撐。

既然基層民意普遍並無「非侯不可,或非柯不可」的執念,整合「卡殼」因素,除了主帥個人難捨的私念外,主要就是兩黨中間層的黨公職和幕僚們,對一旦整合後,兩黨博弈情勢的推演和各自擔憂。

從國民黨人的角度出發,自然擔心柯文哲一旦被推舉為正,國民黨的「第二大黨」地位恐提前失格。若柯文哲當選,擁有近6000個人事任命權的總統大位,料將大幅挖腳國民黨的人才庫和派系基礎,使國民黨在「聯柯容眾」後反遭蠶食。就算以柯為正而落選,只要敗選的成績不難看,在選後一段時期內,柯文哲仍會是台灣在野陣營內,最有選票實績和論述號召力的領頭羊。

而從民眾黨角度出發者,既有擔憂以侯為正後,民眾黨的存在感將迅速邊緣化,連帶拖累立委特別是不分區的選情;也有人擔憂柯文哲頂多拿到一張陽春副總統門票,民眾黨將為人作嫁。

倘若兩岸關係因賴清德當選而滑向劇烈轉折或進入嚴重顛簸時期,不論誰是在野最大黨,都只剩下「剎車皮」可以扮演,又何談在野最大黨的空間?

整合既然走到最後一步,「毋必毋我」方能告大成;若雙方都堅持「非我不可」,那選舉可以說已經提前結束了。(作者為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