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民調飆升的真假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出訪過境美國回台後,民進黨當局罕見地低調行事,既沒有舉行成果匯報,也沒有新聞吹風,但隨後,突然出現了各民調機構爭先公布賴清德2024大選民眾支持率「大幅飆升」的現象,令人關注賴清德是否當選成為熱點。

按照民主的邏輯,選舉的本質在於知道民眾想什麼、民眾想要看到的是什麼以及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從台灣的選舉造勢看,外力的干涉和高分貝的政治喧囂,已經使選舉失去敏銳性。加上賴清德集副總統、民進黨主席、民進黨參選人的三重身分於一身,在這種「重中之重」的特殊態勢下,糾纏於民調數據,以及與對手的落差,無甚實質意義。因為這些民調在不同程度、不同階段,呈現出的只是一種選舉表象。

民進黨在扮演何種挑釁角色?

民進黨已執政7年。民進黨也清楚地表明,絕不會放棄繼續執政的拚搏。從大選角度看,民進黨扮演的角色,首先是繼續拉緊台美關係,利用執政優勢繼續做好對美國的「選舉攻關」。從這次美國對賴清德過境接待規格的降低,以及對美台非官方關係做出的明確表態看,美國對民進黨的加持可能不會繼續「一如既往」。美國表示要多選擇,若此態度確立,那麼賴清德過境美國顯然沒有完成「攻關」任務。

其次,民進黨不會放棄在海峽安全中扮演的挑釁角色。賴清德民調最近的「飆升」,一方面是民進黨在向美國展示「台灣民意」,另一方面則是為大選獲勝,發出將繼續「對美國攻關」的信號。而賴清德這次「過境」美國,在紐約談台灣安全,回台後表示「大陸威脅不足懼」,也是明顯的信號,暗示民進黨不會放棄「以武拒統」的立場。

基於此,若賴清德勝選,台灣在海峽安全中扮演挑釁大陸角色的路線將一如既往。過去的歷史表明,每次中美關係調整,美國都會在台灣問題上有所動作,台灣民眾也應該對美國的出賣和背信棄義之行為記憶猶新。這對民進黨也構成限制。而政治家改變政治立場,是需要預先向選民說明的。目前,賴清德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動作。

民進黨面臨何種「挑戰」?

大國關係正重新平衡是當前台海局勢動盪的背景,這對周邊國家和地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此形勢下,民進黨做了一些應景的動作。如最近陸委會一改過去的口風,開放兩岸人員交流等,這些動作釋放其大陸政策「存在局部改弦易轍的可能性」,示意其兩岸政策將具有靈活性。但其實,民進黨是選舉動物,民進黨要走「務實台獨」之路,這些都無需多言。

民進黨的立場是不放棄「台獨」黨綱,而大陸集中一切力量「反獨」。這就注定,民進黨在面臨這場它自己製造的「挑戰」,又試圖對大陸釋放「應景動作」時,其借由反中吸引更多中間選民的手段將失效。

7年來,民進黨煽動仇中情緒,拒絕兩岸緩和,聯美制中,挑起軍事衝突,結果是遭到大陸軍事與經濟的「雙反制」。近期台灣政治光譜結構的變化,包括眼下先後出現的各種「勢力拉鋸」,說明在台灣現實政治與經濟結構下,島內真正反中、仇中,與大陸勢不兩立的人,終歸是少數。所以,糾結於賴清德民調「飆升」是「王者歸來」還是「水軍灌頂」,糾結於「數據落差和競選人對比」,確實沒有多大的意義。要看到,民進黨自己的所作所為,其「新聞政策」長期以來的腐化,正在親手摧毀台灣民主。這才是最重要、最本質的問題。(作者為上海台灣研究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