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專欄】德國「大帝」駕崩 緬懷「自由」歲月

文/派翠克

短短3日,足壇兩位巨匠相繼仙遊,「凱撒大帝」Franz Beckenbauer被視為發明家和哲學家,也是史上首位自由人,更是唯一兩獲金球獎的後衛。他是繼巴西傳奇Mário Zagallo之後,第二位以球員和教練身份捧起世界盃的大人物,終年78歲。

德國足球「凱撒大帝」Franz Beckenbauer。(Photo by Peter Robinson/EMPICS via Getty Images)
德國足球「凱撒大帝」Franz Beckenbauer。(Photo by Peter Robinson/EMPICS via Getty Images) (Peter Robinson - EMPICS via Getty Images)

Beckenbauer的父親在郵局工作,納粹政權倒台後4個月出生,小學時仍是1860慕尼黑的粉絲,擔任中鋒,14歲轉投拜仁慕尼黑足球俱樂部。他的一生充滿故事,18歲時因女友懷孕,被德國小國腳禁止出賽,幸好後來獲大國腳助教代為出頭,國際賽生涯才重現生機。

1964年,他升上拜仁一線隊,因身材矮小、骨瘦如柴,被安排改任左翼,再由教練改造為中場。翌年,他已代表大國腳披甲,同期隊友包括後來一起稱霸世界的Gerd Muller、Sepp Maier等名將,並在關鍵的世界盃資格賽對瑞典亮相。1966年世界盃,他獨取4球,西德殺入決賽面對英格蘭,加時輸2比4,他說「我們輸了,因為當時的Bobby Charlton比我好一點點。」

60年代末,Beckenbauer觀看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的比賽時,從義大利左後衛Giacinto Facchetti身上得到啟發──188公分的身高,奔跑能力超強,既可進攻,亦能防守。雖然義大利人發明了「清道伕」,但這位置只守不攻,「如何可以又守又攻呢?」於是足球歷史上,從此多了一個新名詞,叫「自由人」。

這位置既負責在防線最後掃蕩,亦要在進攻時控制節奏,甚至參與組織、得分,創造「人數上的優勢」。從此,西德和拜仁在Beckenbauer帶領下,逐漸變得戰無不勝,橫掃歐洲和世界。他效力拜仁13年贏得4次德甲(當年拜仁的壟斷性還不及現在)、4次德國盃,更在1973至1975年實現歐冠3連霸。1977年,他在紐約宇宙隊贏得1977、1978和1980北美聯賽冠軍,1980年回到德甲加盟漢堡,再在1981-82賽季拿到聯賽冠軍,所向披靡。

1970年世界盃,西德在小組賽全勝晉級八強,再遇英格蘭,Beckenbauer領軍報仇成功,四強面對義大利。能力愈大、責任愈大,他在下半場中段右臂骨折,在沒有換人名額之下,「大帝」不甘球隊踢少一人而堅持纏住單臂上陣,成為今日足壇不可能再見到的「獨臂刀俠」,終在最後一分鐘追平。

可惜,西德加時輸3比4出局,很多球迷不禁反思:「要是他沒有受傷,戰果會改寫嗎?」1974年世界盃,西德主場作戰,隊長Beckenbauer領軍之下,愈戰愈勇,決賽對戰Johan Cruijff領軍的荷蘭,最終險勝2比1。1983年,大帝踢而優則教,7年後以教練身份再次世界冠軍。

Franz Beckenbauer。(Photo by Bongarts/Getty Images)
Franz Beckenbauer。(Photo by Bongarts/Getty Images) (Bongarts via Getty Images)

英國著名劇團Monty Python於70年代1972年拍攝喜劇《哲學家比賽》,代表希臘和德國的哲學家在慕尼克踢足球賽,場上有阿基米德、蘇格拉底、黑格爾、尼采、馬克思、叔本華等偉人,Beckenbauer則是場上唯一一名真正職業球員,可見他在外界眼中也被視為哲學家。

然而,新一代球迷未必知道他的厲害,尤其是放下教鞭之後,他的主要角色是拜仁高層,經常令人覺得有干預之嫌。他曾捲入國際足聯的貪腐風波,涉及2018和2022年世界盃主辦權,可算是「晚節不保」。無論如何,他的名字也會留名千古,前隊友Berti Vogts甚至建議:「不如把德國盃改名為Beckenbauer Cup,讓子子孫孫也記得他。」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