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撞頸椎甩鞭症 PRP注射解除疼痛

「超音波導引PRP注射治療」利用超音波掃描病灶,把針引導到患處,可提升注射精準度、降低風險。(記者王正平翻攝)
「超音波導引PRP注射治療」利用超音波掃描病灶,把針引導到患處,可提升注射精準度、降低風險。(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30歲陳小姐開車遭後車追撞,出現頸椎疼痛、頭痛及肩頸肌肉緊繃,就醫診斷為「頸椎甩鞭症候群」;醫師指出,患者被追撞的瞬間,頸椎像揮鞭似的甩動,造成頸椎韌帶、軟骨組織拉扯損傷,且壓迫到神經,經「超音波導引PRP (高濃度血小板)注射治療」後,順利解除疼痛,恢復正常生活。

高雄中正脊椎骨科復健科主任林純如表示,陳小姐開車上高速公路被後車追撞,造成頸椎受傷、疼痛,她四處求診、接受復健治療,嘗試熱敷、電療、超音波、體外震波等治療,但效果不佳。

患者就醫經磁振造影(MRI)檢查,發現她頸椎4至6節的韌帶及小面關節受損,並壓迫到神經。一般人肌肉拉傷3天可復原,但韌帶不像肌肉有充足血流,以至於其修復能力不佳,所以韌帶一旦損傷,疼痛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復原到一定程度就停滯。

復健科醫師林純如說明,患者開車遭後車追撞,就醫診斷為「頸椎甩鞭症候群」,MRI檢查發現她頸椎4至6節的韌帶及小面關節受損,並壓迫神經。(記者王正平翻攝)
復健科醫師林純如說明,患者開車遭後車追撞,就醫診斷為「頸椎甩鞭症候群」,MRI檢查發現她頸椎4至6節的韌帶及小面關節受損,並壓迫神經。(記者王正平翻攝)

另名50歲劉先生,經常到世界各地旅遊,長時間搭車、搭飛機,卻因腰椎反覆性疼痛,嚴重影響旅遊品質,他疑因久坐、姿勢不良造成腰痛,甚至睡到痛醒,就診經MRI檢查發現他腰椎4、5節椎間盤突出合併小面關節、韌帶退化、損傷,他不想開刀治療,採保守治療,效果也都不好。

林純如說,兩名患者後來均選擇「超音波導引PRP 注射治療」,將生長因子注射到韌帶,復原效果很好,陳小姐接受連續3次療程,順利解除疼痛。劉先生也經2次療程,不適症狀緩解,又開心到世界各地旅行。

林純如表示,「超音波導引PRP注射治療」是利用超音波掃描病灶,並在超音波畫面下,把針引導到患處,此治療可提升注射精準度、降低風險,且更有效率。

林純如說,PRP是再生醫學技術的一種,抽取自體血液,經特殊分離與活化技術,提取最精華濃縮部分,PRP富含高濃度的生長因子及修護蛋白,可幫助加速組織修護再生。這項治療只需局部麻醉、門診進行即可,但需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