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300億元LNG造船案 爭議連環爆
造價將近300億元的陽明海運LNG(液化天然氣)動力雙燃料全貨櫃輪採購案,爆發嚴重決策爭議,在2席獨董懸缺未補齊,審計委員會提前癱瘓情況下,董事會上周五以「6席同意、3席棄權」強行闖關成功,即便有部分董事提出能設置特別條款,保留簽約後1個月內可變更其他替代燃料方案,企圖懸崖勒馬,但因陽明已支付簽約金,恐遭船廠已讀不回。
陽明董事長鄭貞茂2020年上任後,積極推動LNG船採購計畫,希望能搶下亞洲第一家建造該型貨櫃船的頭銜。不過LNG船造價不斐,下訂的船商並不多,市場評價毀譽參半,導致董事會內部爭議不斷,去年9月更造成兩位獨立董事王自軍、陳玠甫,因理念不合掛冠求去。
兩位獨立董事辭職後,陽明的審計委員會形同癱瘓,無法運作,陽明原本計畫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獨董,竟無疾而終,這讓重大議案得以跳過審計委員會,改走董事會內3分之2董事同意的「捷徑」,當時就有人認為,這項特殊安排是為5艘LNG船採購案鋪平道路。
陽明原有11席董事,在2席獨董請辭後,董事剩下9人。果不其然,上周五陽明召開董事會,便以「6席同意、3席棄權」的人數優勢,恰好通過此案,決議以8.5億~9.7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61.29億~299.71億元,採購5艘LNG新船,至於哪家廠商得標,陽明則並未公告。
航運同業指出,陽明董事會一直卡在要不要造LNG船的爭議裡,主要是LNG已非近期主流造船選擇,在同樣節能減碳的考量下,大型船公司陸續轉向造甲醇船,甚至外電報導,長榮放棄造LNG船、改以甲醇船為主,但陽明堅持以2年前的評估案為主,這點令人費解。
對此,董事會中有董事提議,應與船廠議定特別規範,簽約後的1個月內,船廠要提變更成其他替代燃料(如甲醇)的方案,讓陽明在簽約後仍有機會改變決定。不過熟悉造船業務的人士認為,倘若簽約金都付了,造船廠還會理陽明嗎?這項但書形同虛設。
航運業界分析,陽明急著在此時造船,可能買到高價不說,LNG相較於甲醇,在補充作法及人員操作上都更不成熟,其實是著險棋,恐墊高後續營運成本,「一步錯、步步錯」,牽涉的不單是300億元,而是未來的競爭力。
對於外界質疑,陽明表示,這是因應全球船隊布建規畫與呼應淨零減排要求,係經公開透明之國際評選招標流程,授權洽談新船簽約建造事宜,除提升船隊競爭力,同時能節能減碳以落實環境友善的永續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