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追逐三連霸,韓國名將李京勳壓力大

【羅開新聞中心Thomas LO綜合報導 圖╱Getty Images╱PGA TOUR提供】能夠在高爾夫歷史紀錄簿上,比肩Sam Snead(山姆‧史尼德)、Jack Nicklaus(傑克‧尼克勞斯)與Tom Watson(湯姆‧華生)等傳奇球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韓國球員李京勳(K.H. Lee)在去年於AT&T Byron Nelson(拜倫尼爾森錦標賽)二連霸之後,獲得了此一殊榮。

自從這場歷史悠久的賽事自1944年創辦以來,李京勳是賽史上第四位成功衛冕的球員。

本週,李京勳獲得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將他的成就寫上美巡賽編年史的另一頁。

完成三連霸,或者說連續三年贏得同一場比賽,在美巡賽非常罕見。在過去四十年中,只有三位選手完成這一壯舉。美國名將Steve Stricker(史蒂夫‧史崔克)是最後一位辦到的球員,他在2011年贏得John Deere Classic(約翰迪爾菁英賽),還有2009年和2010年。

澳洲名將Stuart Appleby(史都華‧艾波比)則曾於2004、2005與2006年連續三年站上夏威夷Sentry Tournament of Champions(美巡冠軍賽)的頒獎台。而唯一多次完成此壯舉的是Tiger Woods(老虎‧伍茲),在他的巔峰時期,從The Memorial Tournament(紀念高球賽,1999、2000、2001)開始,曾在六場不同的賽事完成三連霸。

三十一歲的李京勳,過去兩個賽季都在TPC Craig Ranch(克雷格球場)宰制全場。他在這兩年總共繳出驚人的低於標準五十一桿,足足比表現次佳的球員少了八桿之多。

他毫不畏懼追逐更多的高爾夫歷史。

「我在這裡總是有美好的回憶,去年也很幸運能夠奪冠。最後一天打出低於標準九桿的成績,對我來說真的是一次很棒的經驗。」目前世界排名第四十四位的李京勳說。「老實說,這對我來說壓力很大。我很感謝有這個機會…(努力)連續三年奪下冠軍。我會盡力的。如果實現了,那真的很酷。」

克雷格球場經常會上演一場抓鳥盛宴,這非常適合李京勳的球風。2022年,克雷格球場一共出現了2,228隻小鳥和104隻老鷹,是上賽季美巡賽最多的球場。在過去的兩年裡,李在81.3%的五桿洞中繳出博蒂或更好的成績,並且在這些球洞總共累計負27桿,在所有參賽者中排名第二。然而,在今年的比賽中,原本全長547碼、標準五桿的第十二洞,已改為長493碼的高難度四桿洞。

這座由Tom Weiskopf(湯姆‧威斯考夫)設計的球場,擁有非常寬敞的球道。李京勳喜歡抽出他的開球木桿全力開火,然後以他的進攻天賦接管比賽。「我喜歡這座高爾夫球場。球場比較寬敞,我喜歡用我的開球木桿全力揮桿,更用力地開球。我喜歡它。」去年以一桿擊敗地主英雄Jordan Spieth(喬丹‧史畢斯)的李京勳說。

「當我在這裡時,我的推桿非常好,我在這裡有信心,這對我來說很關鍵。」

美巡賽擁有一票實力強悍的韓國球星,包括任成宰(Sungjae Im)、Tom Kim(金周亨)、Si Woo Kim(金施佑)與李京勳。身處其中的李京勳對於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他還以自喻的「巡迴賽最性感高爾夫球員」稱號而自豪。

上週末在Wells Fargo Championship(富國錦標賽)並列第八名後,他恢復了信心進入本週,這是他自一月份在夏威夷舉行的哨兵冠軍賽以來的第一個前十名。

他進步的關鍵之一來自開始和揮桿教練Grant Waite(格蘭特‧韋特)合作,韋特的教學基地在奧蘭多,也是李京勳和家人在美國的居住地。李京勳在富國錦標賽的前兩週都選擇休賽,專注於練習他的推桿技巧。上週他在推桿的桿數優勢榜排名第三,對比整個賽季的排名六十二,確實進步許多。

「幾個月前,我的推桿非常掙扎,但我認為上週情況好多了。我對推桿和鐵桿有信心,所以我想我已經為本週做好了準備。」他說。「很多美好的回憶。當我站在第一洞或第十洞梯台時(練習賽),想起了很多美好的回憶,這讓我充滿了信心。我比以前更有信心了。在2021年時,感覺首勝很難。希望本週取得好成績。」

做為衛冕者福利的一部分,李京勳在本週稍早參觀了McKinney Hat Company(麥金尼帽子公司)。該公司與這場賽事合作,為拜倫尼爾森錦標賽冠軍定製牛仔帽。他走出商店,看起來非常像德州牛仔,並且堅定地瞄準了歷史性的三連冠。

到了星期天,李京勳希望成為最後那位脫穎而出的球員,並且和諸如世界排名第二的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等球星上演另一場激動人心的對決。他的夢想是看到他的女兒Celine Yuna(席琳‧尤娜)在第十八洞果嶺奔向他。「尤娜現在走路和跑步都很好,所以如果我推入致勝推桿,我希望她能跑過來擁抱我,我會很高興。」他說。

(註:作者Chuah Choo Chiang為美巡賽的亞太地區行銷和傳播資深總監,長駐馬來西亞吉隆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