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kedIn 20週年》用戶平均每天用不到1分鐘,20年來為什麼獲利還能成長?

LinkedIn成立20年,已成社群元老,獲利仍持續成長。 (來源:Dreamstime)
LinkedIn成立20年,已成社群元老,獲利仍持續成長。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劉怡廷

LinkedIn從2003年5月在矽谷成立至今,邁入第20年。

這個以「職業」為導向的社群,大概是我們提到社群媒體時,最不性感的那個。但卻是唯一成立的比Facebook、Instagram、Twitter都還久,且20年來不曾停止成長,如今在用戶數量上仍擁有一席之地的社群元老。

LinkedIn從2003年5月成立至今,邁入第20年。比Facebook、Instagram、Twitter都還久。 (圖表製作者:劉怡廷)
LinkedIn從2003年5月成立至今,邁入第20年。比Facebook、Instagram、Twitter都還久。 (圖表製作者:劉怡廷)

LinkedIn執行長羅斯蘭斯基(Ryan Roslansky)不久前受訪時提及,LinkedIn在今年再度迎來歷史上最高註冊量的一日。這對於已經成立20年的公司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聯合創辦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曾這樣形容LinkedIn的發展歷程:「不那麼令人興奮的烏龜,有時會贏得比賽。」

每分鐘有8人在此獲得工作

營收是微軟併購時的4倍

LinkedIn成立於2003年,.com泡沫後最低迷的時期,當時市場對於網路創業普遍缺乏信心。

加上當時如日中天的Friendster、Myspace皆是以個人生活分享和社交通訊為核心的社群平台,當LinkedIn打算以「職業社群」切入時,沒人相信這是能做大的生意,「公開履歷」甚至被質疑:這難道不是對公司不忠嗎?不過LinkedIn堅持抓緊這個需求未被滿足的專業市場。

起初,LinkedIn的用戶成長速度確實很慢,上線半年仍只有3萬7000名用戶。後續隨著上傳聯絡人資訊、工作經驗、個人頁面等功能完善;07年雅虎(Yahoo)副總裁Jeff Weiner接任執行長,將LinkedIn從單純的專業社交平台,訂定為「為全球每一個勞動力都創造經濟機會」的平台,並以此建立商業模式;08年LinkedIn已擁有3000多萬用戶,開始走向全球,在英國成立第一間海外辦公室;11年成為第一家上市的社群媒體公司,上市當天市值漲一倍到了90億美元。

這5年的成長幅度,是沒人預料得到那間在一片不被看好的噓聲中成立的新創,所能達到的。

2016年,公司預測收益因未達華爾街預期,股價暴跌43.6%,被微軟以262億美元50%溢價收購。很幸運地,微軟讓LinkedIn保持其品牌和營運獨立性,市值重新上軌道,並營運至今。

從一開始的履歷展示網站,發展到一個完整配備貼文牆、評比功能、分析工具、廣告服務的職業人脈管理系統。LinkedIn如今在平台上擁有超過9億3000萬用戶,每秒鐘有117個履歷投遞,每分鐘有8個人被聘僱。如今的收入達138億美元,幾乎是微軟收購當年的4倍,也應證這隻新創烏龜確實掌握了人力、智力與資本流動的龐大潛能。

穩定成長20年

是一門生意,而不是「酷酷的東西」

LinkedIn聯合創辦人Guericke曾在彭博採訪時提到「我們創立LinkedIn是在做一門生意,而不是什麼酷酷的東西。MySpace和Facebook做得很好也能從中獲利,但商業社群的潛力更大。人們傾向利用個人社群網絡雇用人才和做商業決策。」

LinkedIn明確的專業定位是把雙面刃。少了休閒娛樂的巨大誘因,用戶數整整少了Facebook一半,用戶在平台上的使用時間也被其他社群媒體大量分割。比對美國科技知識公司TechJury和財經科技新聞網Business Insider的數據,用戶平均在LinkedIn上花費的時間平均「一個月」只有17分鐘,遠低於用戶在Facebook、TikTok、Instagram等平台「一天」所花的時間幾乎都超過30分鐘。

用戶平均在LinkedIn上花費的時間平均「一個月」只有17分鐘,遠低於用戶在Facebook、TikTok、Instagram等平台「一天」所花的時間。 (圖表製作者:劉怡廷)
用戶平均在LinkedIn上花費的時間平均「一個月」只有17分鐘,遠低於用戶在Facebook、TikTok、Instagram等平台「一天」所花的時間。 (圖表製作者:劉怡廷)

不過也正因LinkedIn對使用者來說「不那麼酷」,這層專業濾鏡為社群過濾掉許多問題人物。

當每個人都在這裡掛上真名與職稱,一舉一動都可能被自己的同事、主管,及未來將連結的人脈檢視,大家在LinkedIn的行為總是三思後行且友善專業。浮誇不實騙點閱的貼文,以及刻薄酸民,幾乎不見於LinkedIn,這將LinkedIn置於一個很好的市場位置,與現今被批評為有毒且分化群眾的社群媒體做出區隔。

平台上留下的用戶不僅素質高,能有效率的交流互動。研究也顯示,LinkedIn用戶約80%掌握商業決策權,購買力比一般線上使用者平均高出2倍以上,被證實是B2B開發潛在用戶最有效率的管道。

LinkedIn另一個與其他社群媒體的根本差異在於,其商業模式不完全倚賴廣告!

目前LinkedIn的最大的收益來源是用戶訂閱,其餘才是企業解方(涵蓋徵才與行銷)和廣告。從高達39%用戶願意付費成為LinkedIn Premium可見,公司與客戶的利益目標是一致的。LinkedIn不必極力為了提高用戶短期參與度而透過演算法極化用戶看見的內容,使他們留在平台上論戰,犧牲長期產品品質。反之,LinkedIn可以將心力放在提升為用戶創造經濟機會的效率,進而增加訂閱,形成正向循環。

疫情中,成為上班族的療癒平台

流量暴增還創造一批新網紅

疫情重塑了大眾的工作樣貌,在家辦公、大裁員潮促使上班族將憋不住的辦公室閒話家常、無處宣洩的工作怨念,搬到LinkedIn這個職業社群平台。LinkedIn從2020年1月到2023 年1月,月流量成長超過了60%,2022年用戶參與度更創下歷史新高,收入較去年成長34%。

疫情重塑了大眾的工作樣貌,在家辦公、大裁員潮促使上班族湧入Linkedin,2022年收入較去年成長34%。 (圖表製作者:劉怡廷)
疫情重塑了大眾的工作樣貌,在家辦公、大裁員潮促使上班族湧入Linkedin,2022年收入較去年成長34%。 (圖表製作者:劉怡廷)

LinkedIn在台灣的使用率只有13.4%,以找工作來說,傳統求職網往往是更直觀的選擇。不過對比由雇主主導,求職者只能點對點投遞履歷的傳統求職網站,LinkedIn賦予專業人士更高的主導權。除了能建立個人品牌連結潛在商業合作機會,還能輕易與他人建立連結。

一個由Scientific American報導的研究證實,在LinkedIn與他人建立「弱連結」有助於用戶找到新工作,也就是説那些在我們同溫層外、和我們沒有直接穩定關係的人通常是更有可能是我們未來工作的引介人。而疫情使得社交線上化變得普遍,大幅增加用戶在平台上建立弱連結的機會。LinkedIn統計,平台上「有意找工作」的貼文,比前年同期要多出 22%,新增「人脈」(Connections)的速度也穩步上升中。

LinkedIn變得越來越像日常社群平台,無論是「強」與「弱」的連結都變得更加熱絡。光是上一季,LinkedIn平台上的訊息聊天就增加了43%,共享內容也增加近30%,活躍用戶數愈來愈多。

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群「LinkedInfluencer」。對比過往LinkedIn上總會出現的那些精心撰寫的職涯里程碑,這群人更多是分享那些誠實的工作日常、薪資狀況、職場上遭遇的歧視窘境、甚至揭露自己失業後脆弱的一面。許多過去被視為禁忌敏感的話題,如今因為「貼近真實」的職場文化,而引起大量共鳴。

這些在LinkedIn上獲得流量的「公眾人物」就像新一代職場KOL,做起了業配、行銷等副業。超過1300萬的LinkedIn用戶也紛紛跟進,在他們的個人檔案上設置「創作者模式」為他們的貼文得到更高的曝光。

這隻不那麼酷的烏龜,20年來一路陪著求職者向前爬行,不斷隨著新工作模式出現而迭代創新。無數求職者在LinkedIn上找到夢寐以求的新工作、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下個20年,或許可以期待像霍夫曼所說的,繼續爬贏這場比賽。

責任編輯:劉怡廷
核稿編輯:林易萱

看更多商業周刊文章

被老闆罵講話沒重點!前台積電主管用「30秒電梯理論」練出溝通力

什麼「站姿」能散發強大氣場?肢體語言專家這樣說

怎麼過好一生?劉潤:人生也有商業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