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Matt Chang】賠本的生意有人做?高薪超長約背後的盤算
文/Matt Chang
MLB美國職棒大聯盟今年休賽季期間自由球員市場簽約情況異常熱絡,且合約總金額與年限一張比一張驚人,然而球界近年提早拉小聯盟潛力新秀直接上第一線作戰、整體年輕化已經蔚為主流,這些天價合約卻反其道而行,將在明星主將身手預期開始走下坡績效衰退時支付高薪,CP值看似偏低,成為一種強烈的對比。
根據《運動畫刊》主筆Tom Verducci撰文指出,如果將紐約大都會隊與Carlos Correa尚未正式敲定的12年3.15億美金合約也算在內,這個冬天一共有16張新約會在該選手年紀超過36歲之後仍未走完,而整個聯盟內這個數字則合計為41人,總金額為8.96億美金,換言之,在這批選手36~40歲這段期間平均球隊要花2200萬美金在他們每人身上,聽起來並不太妙,其中已有3人近期被球隊釋出錢得照付,分別是Jason Heyward、Mike Moustakas、Eric Hosmer,如果再把4位更早離隊還佔團隊薪資的選手計入,總共有1.81億美金是丟在水裡,連起個漣漪都沒有。
這些球隊是嫌錢太多還是管理階層都是笨蛋?其實從新約長度動輒7~10年起跳,熟悉財務操作的明眼人就能看出這是一種會計技巧,藉由拉長年限降低平均年薪數字,如此就能避開豪華稅或是少付被懲罰的稅金,例如Trea Turner投入市場之際,業界估計每年沒有3000萬美金應該是簽不下來,但費城費城人隊硬是給出11年長約簽到40歲,平均年薪下調至2720萬。另一個外在原因則是自2022年球季開始國聯也開始採用指定打擊制度(Designated Hitter, DH)後,面對大齡球手運動能力下滑所帶來的防守退化,球團能選擇將其安排在此一位置上,調度更加靈活,將潛在的傷害控制在僅進攻一端。
Verducci文中更指出,由於運動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球團都在營養學、生物力學、運動傷害預防領域下足功夫聘請專家對選手的起居、訓練、比賽各環節進行強化,對於延長選手身手黃金期並將衰退年齡往後延有十足信心,也是促使高薪長約滿天飛的潛在原因之一。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根據Verducci細心的查閱歷史數據,發現大齡球手維持高產的情況是鳳毛麟角,他統計自1961年球季以來所有超過36歲以上的大聯盟選手表現,將成績設定為單季至少滿足打者OPS+100、或投手ERA+100以上水準,就會發現自2004年正式將藥檢納入常規作業後,符合前述條件與成績的選手人數一路下滑,2004年共有19人達標,而去年則只有Justin Turner、Carlos Santana、Justin Verlander、Adam Wainwright等4個「老妖怪」進榜。而同時期大聯盟球員的平均年紀則年輕了整整1歲,換言之,其實認定高薪明星球員步入生涯後期還能維持一定身手實在是過於一廂情願,而且其交易價值是呈現逐年遞減狀態,合約末期尾大不掉忍痛提早釋出機率偏高。
一路看下來,球團實際上似乎是以雙倍價錢在綁定這些高薪球星的黃金期,但為何還是前仆後繼往錢坑裡跳?Verducci認為還有以下兩個重要原因:
1、通貨膨脹。眾所周知,隨著通貨膨脹率的上升,每個時期的美元並不等值,簽下長約降低平均年薪,前期是可以吃到通膨紅利,也就是說2023年的2000萬美金實際購買力一定是大於2033年的2000萬,換算下來球隊不一定就鐵定吃大虧,先簽先贏。
2、大市場球隊口袋太深。隨著轉播權利金的水漲船高(以前光地方電視台的授權權利金就很可觀,近年又多了串流巨頭的瘋狂銀彈攻勢),整體收益肉眼可見地激增,花錢不手軟的隊伍數量越來越多,一筆失敗的鉅額長約並不會影響球隊的補強計畫,繼續砸錢還是能把戰績維持住,所以甘冒風險的老闆大有人在,而且隨著兩聯盟季後賽外卡球隊各增加一個名額的刺激下,投資在明星選手的意願也會大大提高。
總歸一句,其實球團都知道給出高薪超長約帳面上似乎是吃虧,但有錢不花對不起衣食父母(球迷),各種天時地利條件集合之下,加上又是FA市場大年,造就如此高薪長約盛況也只是剛好而已,有錢球隊的季外補強就是這麼地樸實無華。
◤寒流來襲,抗溼保暖必備◢
精采運動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