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傳統饅頭 老客人最熟悉味道
台北市一家將近60年歷史的山東饅頭店,傳承至今第三代了,不變的是,堅持用老麵種發酵,而且製作過程多了一道「嗆麵」的手續,也就是不斷加入乾麵粉,所以蒸好的饅頭,口感紮實、嚼勁十足,很多客人從小吃到大,就是忘不了這傳統的北方味。
重達2、3公斤的麵糰,放入壓麵機,反覆兩三次揉麵手續。
揉麵過程,不斷灑入乾麵粉,北方話叫「嗆麵」,口感紮實,少不了這道步驟,此時只見老闆彎下腰,把鼻子靠近麵糰聞了又聞。
饅頭店老闆韓西平:「要放鹼水啊,不能讓它多也不能讓它少啊,就是靠經驗,(所以靠你鼻子聞)。」
不用儀器檢測,怎麼聞,老闆害羞笑了,敏銳嗅覺全靠老經驗,他說饅頭好吃沒秘訣,這一小塊一小塊的老麵種,就是最大幫手。
饅頭店老闆韓西平:「對胃比較好啊,吃起來不會有胃酸啊。」
憑靠手感、目測,切出來的麵糰,每顆平均5兩重,蒸饅頭堅持古法,得放到訂製的竹子蒸籠,雖然跟不鏽鋼蒸爐相比,較費時,但饅頭多了竹子香味,還沒到出爐時間,已經有客人苦苦等候。
將近60年歷史的饅頭店,從韓西平的父親開始做,就在韓西平16歲那年,他的父親手指遭輾麵機輾斷,韓西平也提早扛起家計。
饅頭店老闆韓西平:「早上很早就要起床,我又讀夜間部,睡眠都不夠很累,不過沒辦法啊,家裡的生計還是要顧,我就上場啦。」
12個竹蒸籠,一次出爐大約300顆,每天得這樣做了又蒸,重複5回,慢來的只能看到這個賣完這個牌子,樸實的白饅頭、甜饅頭,沒有花俏外表,卻是老客人最熟悉的味道。(民視新聞周婉菱、黃柏崴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