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機頭痛欲裂 航空性鼻竇炎搞鬼
記者陳金旺/台中報導
一位 53歲的男性台商,從廈門坐飛機回台中老家,當飛機下降時,突然右側眉骨上方一陣劇烈疼痛,額頭痛得像被針刺,好像頭要爆炸了一樣,隨著飛機漸漸降落,疼痛更加劇烈,直到出關才稍有緩解。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陳忠雄表示,該患者是罹患典型「航空性鼻竇炎」,因機艙內氣壓的變化,使鼻竇內突然形成負壓而造成鼻竇粘膜損傷,嚴重時可能會併發鼻出血或從鼻腔流出少量漿液血性分泌物。
陳忠雄主任表示,經鼻竇 X光片檢查,顯示右側上頷竇內有液體積滯,證實是鼻竇氣壓傷所致的航空性鼻竇炎所引起。服藥三天後才漸漸消失。返程去到廈門時,那種強烈的痛感再次如期而至,尤其是在飛行高度下降時最為嚴重;但飛機飛行於平穩高度時,症狀又會消失。經服藥七天後鼻炎症狀才緩解,讓他為這個問題困擾不已
人體靠鼻竇出口來保持鼻竇內外氣壓的平衡,正常情況下竇內空氣可經鼻竇開口自由出入。當外界氣壓突然升高時,如乘飛機降落或乘坐高鐵時,竇內突然形成負壓造成鼻竇粘膜損傷,引起繼發性感染,稱為氣壓創傷性鼻竇炎,也被稱為航空性鼻竇炎。
陳忠雄主任指出,此類患者,輕者表現為額部短暫不適或感到上列牙疼及面頰發麻;重者表現為鼻竇區突然疼痛,尤以額竇區為甚。嚴重者還會併發鼻出血或從鼻腔流出少量漿液血性分泌物。一般持續數日症狀消失,部分患者可因繼發感染形成化膿性鼻竇炎。如患有嚴重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者,最好在坐飛機前就預先矯治。鼻竇通氣欠佳者搭飛機時,當飛機下降前,宜先使用血管收縮鼻噴劑,以保持竇口通暢。
陳忠雄主任強調,這類「航空性鼻竇炎」的患者,都是因經常坐飛機才誘發鼻竇炎,大部分的患者經藥物治療即可獲得改善,不是每位航空性鼻竇炎的患者都需要開刀,如果是反覆發作,就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在耳鼻喉科方面,因坐飛機而可能引起的疾病有:航空性中耳炎:在飛行下滑時或低壓艙下降過程中出現耳壓痛等癥狀,檢查發現鼓膜充血。航空性鼻竇炎:在飛行下滑時或低壓艙下降過程中出現鼻竇區疼痛等癥狀, X光或 CT檢查發現鼻竇病變。變壓性眩暈:在飛行或低氣壓暴露過程中,出現暫時性眩暈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