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看世界」系列 從新加坡英語化看臺灣雙語政策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劉秉叡 / 國立成功大學法律系雙主修中文系在學生、大九學堂三期學員
十月初有幸隨馬前總統訪新加坡,回臺至今,仍被新加坡獨特的風情震撼著。新加坡最令我感到驚奇的,並非吐納來自世界各國船隻、控制麻六甲海峽的新加坡港,亦非擁有世界最美天際線之稱、林立高樓大廈的新加坡城。而是那街道上、巷弄中、商店裡,伸入每個角落的英語普及程度。
「新加坡講英語」,或許對一般人而言,是再基本不過的常識,但當實際身臨其中,卻又有說不出的震撼。一個百分之七十由華人組成的國家,能讓英語普遍到如此,究竟怎麼辦到的?大多數人卻未曾了解過其脈絡;其中多少辛酸,亦早已不被討論。
欲了解新加坡英語化,應先了解其歷史。公元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員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於1824年,正式將新加坡納入殖民地。有了英政府統治新加坡百餘年的基礎,英語的推展在星國自屬必然。惟真正讓星國英語程度大為普及的,卻又不能全歸於英國的治理,那還得從一些複雜的國際地位、政治關係說起。
其一原因,係1965年,新加坡被逐出馬來西亞聯邦後,頓失依靠。土地貧瘠、淡水匱乏,自然資源極其稀少的星國,為了自立自強,便利用深水良港的優勢,扭轉其於世界上的地位。然要與世界接軌,英語是不可或缺的媒介,雙語政策因而在新加坡立國之初,即被時任總理李光耀大力推行;其二,則係社會族群問題。新加坡人口主要由三大族群構成,大約是華裔(74%)、馬來人(13%)、印度裔(9%),而不同族群本身皆有自己的母語,若無法讓族群彼此融合,則社會上將產生極大分歧。觀諸馬來西亞,馬來人占比6成,其主要政黨之一-巫統,又強調馬來人至上主義,且受馬來西亞憲法第153條保障,導致國內族群紛爭不斷,社會動盪不安,國家難以團結向前。因而新加坡以英語作為不同族群仲介語言,讓族群之間得以溝通交流,進而消弭分岐,實屬必要;其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英殖民政府為阻斷新馬與中共之聯繫,開始排斥華文,推展「英文至上」。南洋華僑陳六使擔憂華人文化即將在新加坡消滅殆盡,便出資創立「南洋大學」,以華文作為學校教學基礎。然因南洋大學有違英文至上政策,且立場親中,數度與當時排共的新加坡政府槓上。1963年,李光耀政府吊銷陳六使的公民權;1979年,星國宣布放棄雙語化政策,成為以英語為主的國家,隔年更併吞華文教學為主的南洋大學。少了南大,新加坡在推行英語化政策上掃除了最後一哩路的障礙,自此新加坡華文水平一落千丈。看似矛盾的是,李光耀總理於1979年,又發起了「講華語運動」。
若欲推行英語化,華語似為威脅,因而一路以來不斷受到新加坡政府打壓。然比起華語,方言的使用更不具有經濟、政策效益,為避免民眾須同時學習過多語言而有太大負擔,「講華語運動」鼓勵華人以學習普通話為主,「多講華語,少說方言」便成為推行該運動初始之核心目標,方言在星國地位就此一蹶不振,新加坡就像一艘航向世界的大郵輪,而講方言的老人家們還來不及登船,被遺留在岸上。
回頭看臺灣,雙語政策在近20年討論不休,然臺灣的政治人物只見新加坡推行英語化的成功,卻不見其付出的代價,更遑論時空背景不同,臺灣要借鑑新加坡,幾乎沒有可能。星國為推展英語,大力刨除方言、華文的根基,讓百分之七十為華人的星國社會,可見中文之處已不如其他華人社會普及,只剩牛車水的老太太、老伯伯們仍頑強地用福建話、潮州話在對談,華人文化一點一滴地從華人身上消逝,讓他們成為「華人面孔的洋人」。
近年李顯龍總理有鑑於此,多次在演講中和國人強調說華語及保存自己文化的重要性。2019年「講華語運動」四十周年,李總理更鼓勵國人將華語融入日常生活,並想方設法保留星國華語、甚至方言的獨特之處。由此觀之,推及英語化造成華人文化大量流失的新加坡,在近年亦努力找回自己做為華人血脈的證據,讓後世得以留下這些文化底蘊的重要資產。
再論臺灣,當新加坡正努力地找回自己做為華人的印記,臺灣某些政治人物卻意圖藉由雙語政策一點一滴地刨除中華文化,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若比之新加坡,在推行雙語政策初期,李光耀總理欲剪除中共與新加坡之連結,而大力推行英語,「去中國化」。然臺灣的政治環境已民主化多年,要效法李光耀的強勢與獨斷,恐還為人詬病,若真的僅為意識形態而想刨了自己的文化基石,也沒有那個鐵腕作風可行。再者,星國「講華語運動」至今的演變,便是在告訴我們守護自己文化的重要性,推行英文的同時不能忘本,希冀能給那些想藉由雙語政策淡化中華文化的政客們當頭棒喝。又回到最根本的歷史脈絡,新加坡有英國殖民百年的歷史,推行英文自有底氣;臺灣殖民史不外乎荷蘭、西班牙、日本等國,若要推雙語政策強化英文,地基都還沒打好,便想蓋高樓大廈,著實天馬行空。
回顧政治人物們在臺灣吶喊推行雙語政策的口號。2014年,時任臺南市長的賴清德推行十年計劃,讓「英語成為臺南官方語言」,意即2024年,臺南便要成為「雙語城市」。然距今僅剩一年的時間,筆者在臺南市區讀書三餘年,完全感受不到「雙語城市」之氣息;2017年,賴清德接任行政院長後,更說明要推行全國雙語政策;及至2020年蔡賴配當選中華民國正副總統,蔡總統更立下2030雙語國家的旗幟,並規劃100億的預算去實踐,筆者就讀的國立成功大學即是重點補助學校。然對於雙語政策的迷思是,這樣的口號對國人英語水平的提升到底有沒有帶來實際效益?再者,雙語政策除明訂要推廣英語外,另一個官方語言到底為何,從未明白說明,而造成各種意識形態之間相互對立、每間學校各自施政,雙語政策的錯亂為整個教育界帶來極大的災難,若僅是為去中國化而動搖整個教育界的基石,這些政治人物們其心可誅。
再詳言之,若雙語政策之目的是為了推展英文,讓臺灣與世界接軌,那它的作法與成效可謂奇慘無比。在大學推展雙語政策的作法,係以「非華語授課」為主。英文授課的課程,美其名要提升全校學生英語素質,實際上也只有英文程度不錯的學生會去選課,對加強中後段班學生的英語能力並無幫助。至於其它「用非華語開設的課程」更是弔詭,若師長用臺語、客語開課亦符合其遊戲規則,如此一來究竟對臺灣與世界接軌有何助益?退一步而言,用本土語言開課是否有助於保存該語言?若師長全程以該本土語言授課,那也只有對該語言擁有高熟悉度的學生敢選擇這個課程,否則只是拿自己的學分開玩笑。是以,雙語政策的推行在教育界到底有沒有實用?還是只是淪為呼口號與操弄意識形態來去中國化的手段而已?
李光耀總理在回憶錄中提及,「新加坡英語化是帶動新加坡發展很重要的助力」,這是國際上不爭的事實。然因為英語化政策帶來的損失,也需新加坡後世的政治人物與民眾慢慢地彌補回來。臺灣若要推行雙語政策,究竟準備好面對這些損失與否?政策是否擬定完善?政治人物是否有辦法向李光耀一樣鐵腕?有沒有歷史背景的基石成為推行英語的助力?這些都是臺灣的政治人物需要去審慎考量,而並非僅拋出一個口號,喊出一個目標,就要全民配合。時代巨輪在轉動,英語固然是重要的國際語言,臺灣不想落於人後,但又真正準備好了嗎?令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