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專欄】強者更強!

高爾夫球好手Scottie Scheffler(Photo by Sean M. Haffey/Getty Images)
高爾夫球好手Scottie Scheffler(Photo by Sean M. Haffey/Getty Images) (Sean M. Haffey via Getty Images)

今年的美巡賽無疑是追求首勝者的快樂天堂,至今造就了8位菜鳥冠軍,Nick Dunlap(尼克‧鄧拉普)、Matthieu Pavon(馬修‧帕馮)、Jake Knapp(傑克‧克奈普)、Chris Gotterup(柯瑞斯‧哥特洛普)和Robert MacIntyre(羅伯特‧麥金泰爾)均是第一年取得正式會員資格的新鮮人,再再顯示美巡賽臥虎藏龍,每位選手都有實力贏得勝利。

最讓人驚艷的是當今世界球王Scottie Scheffler(史考提‧薛夫勒)擁有主場優勢的兩場德州系列賽,結果Texas Children's Houston Open(休士頓公開賽)收尾洞錯失短推桿,以1桿之差敗給Stephan Jaeger(史蒂芬‧傑格),接著離家更近的Charles Schwab Challenge(嘉信挑戰賽)又打進領先組,無奈再次上演近鄉情怯的戲碼,只能恭喜Davis Riley(戴維斯‧萊利)迎來生涯首座美巡賽個人冠軍。

其他新科冠軍還有Austin Eckroat(奧斯汀‧艾克羅特)和Taylor Pendrith(泰勒‧潘德瑞斯),而萊利、Grayson Murray(葛瑞森‧莫瑞)、Peter Malnati(彼特‧馬奈提)和Akshay Bhatia(阿克夏‧巴蒂亞)則在首度贏球後外帶名人賽邀請卡,亦即上一勝都不是500分級的聯邦快遞盃冠軍。

吊詭的是,當戰場換成招牌賽時,瞬間翻轉為強者更強的局面,除了The Sentry(哨兵高球賽)的Chris Kirk(柯瑞斯‧柯克)和The Genesis Invitational(捷恩斯邀請賽)的松山英樹(Hideki Matsuyama),其他重量級行程冠軍全落入當今四大天王薛夫勒、Xander Schauffele(山大‧蕭佛利)、Rory McIlroy(羅瑞‧麥克羅伊)和Wyndham Clark(溫德漢姆‧克拉克)的手裡。

光是近況熱得發燙的薛夫勒,個人就包辦了Arnold Palmer Invitational presented by MasterCard(阿諾帕瑪邀請賽)、RBC Heritage(傳承盃邀請賽)和the Memorial Tournament presented by Workday(紀念賽)三場招牌賽,外加THE PLAYERS Championship(球員錦標賽)和名人賽,而麥克羅伊勇奪Wells Fargo Championship(富國錦標賽),蕭佛利在PGA錦標賽突破個人首座大賽。

顯然,這一切可能跟原名高階指定的招牌賽改為小編制陣容有關,今年冠軍只需擊敗6、70位競爭者,加上關鍵時刻要面臨一桿可能輸掉180萬美元的壓力,也讓實力頂尖的高手更具優勢,就像Brooks Koepka(布魯克斯‧柯普卡)所提出的「四大賽較容易贏球論」。

「我從過去幾年的比賽經驗發現,你並不需要去贏,你也不用努力去贏,最重要是要撐住,只要能夠撐住,好事就有可能發生。」柯普卡曾經公開對此解釋說道。

同理多少也可以印證在招牌賽上,所以薛夫勒會錯失休士頓公開賽和嘉信挑戰賽,更大關鍵其實在於名氣差很大的傑格和萊利老神在在,如果換成富國錦標賽或紀念賽,想要守住勝利果實就不是那麼容易了,連奧運金牌蕭佛利都會搞砸一路領先進決賽的富國錦標賽,更別提其他缺乏冠軍經驗的選手。

相較於單淘汰制的職業網球,連續擊敗7位站在你對面的選手,便能夠拿下法網冠軍,高爾夫無疑更難贏,即使打得很好也不一定能夠獲勝,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當天哪一位選手會突然抓狂,例如上週在Shoprite LPGA Classic Presented by Acer(休普萊特菁英賽)的Linnea Strom(琳妮雅‧絲托姆),決賽日差點締造59桿,硬是從壓線晉級的吊車尾驚天逆轉勝。

鄧拉普、帕馮、克奈普、哥特洛普、麥金泰爾、傑格、艾克羅特、潘德瑞斯等人美巡賽首勝選手說明了高爾夫很難贏的道理,其中鄧拉普甚至是以業餘身份封王,不過本週是美國公開賽週,緊接登場的Travelers Championship(旅行家錦標賽)又是招牌賽,另外還有3場聯邦快遞盃季後賽,還會繼續出現強者更強的結局嗎?

【Yahoo運動專欄】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