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動了梅》科學助攻!火球男崛起 教練揭開投手養成全攻略
「棒球場上,投手主宰勝負。」這句話再次印證在今年中華隊奪下12強賽冠軍的賽場上。從身材高大的投手選材、到科學化訓練的導入,投手的養成不再是憑藉天賦,而是以運動科學、數據分析及精密調整的成果展現。台北城市科技大學棒球隊總教練曹竣崵在《今天動了梅》節目中指出,投手選材不僅重視身高、體能,更強調心理素質。具挑戰精神、願意嘗試不敢做的事,是高端運動員的重要特質。「心理素質夠強的球員,能夠在比賽中穩住心態。」。
不過,投手的進化不僅止於選材,更關鍵的是訓練方式的革新。現代棒球運用運動科學,讓投球速度突破150公里大關。過去30年前,投到145公里已屬頂尖投手,而如今的火球男並非罕見。曹竣崵教練指出,從肌肉測試、進壘點分析到揮臂速度提升,科技儀器已成為投手訓練的必備工具。「揮臂速度是影響球速的關鍵。」曹竣崵解釋。除了技術訓練外,營養與睡眠也成為現代運動員的必修課。許多球員在職業生涯中,透過增重、減重來調整身體狀態,以應對不同的比賽需求。曹竣崵教練提到:「陳鴻文、陳鏞基等中華職棒明星選手,都是透過調整體重來維持競技能力。」
此外,教練團在場邊的換投策略也是一場心理與數據的博弈。「換投的時機是一場比賽的勝負點。」曹竣崵教練回憶今年12強賽中,中華隊能夠及時換投、有效壓制對手,正是教練團情蒐工作的成果。「過去我們比賽根本沒有情蒐,只能臨場硬拚。但現在,教練團依賴大量數據,能夠更有把握地應對陌生對手。」除了技術層面的進步,投手訓練也結合了不同的體能課程。曹竣崵分享,在基層訓練中,長跑與短距離衝刺的平衡訓練尤為重要。進入職業後,投手會根據角色進行分工,先發投手強化耐力訓練,後援投手則著重爆發力。「運動科學的引入讓球員們在體能、技巧、心理等多方面取得顯著進步,」曹竣崵強調。
最後,曹竣崵教練談到跑步訓練的重要性。「跑步不僅提升心肺功能,更能讓投手在疲勞時突破自我。」他舉例,美國大聯盟許多頂尖投手,即使賽季中也不忘保持跑步訓練,以穩定下半身與核心肌群。隨著中華職棒各球團不斷加碼投資運動科學,未來的台灣棒球競爭力將持續增強。從訓練到賽場調度的每一步,科學已悄然成為棒球場上的隱形助力,為台灣棒球開創更多可能性。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今年領息250萬 「135張聯電不賣原因曝」他一鍵出清:中鋼全部換成玉山金
「I級護士」暪未婚夫拍AV遭解除婚約!突宣布停更:已達到極限
張蘭直播稱歷經3天至黑時刻 網友湧入嗆「沒一句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