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增加食物中毒風險?專家:細菌滋生危險溫度7到60度

夏季是食物中毒高峰期,而全球暖化更進一步增加食品中毒的風險,德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如果食物暴露在20°C,12小時內,會滋生1000個細菌,若環境溫度為30°C,細菌數則多達1億個,毒物科醫師也警告,食品容易在攝氏7度至60度的溫度受細菌感染,因此食物在室溫下,盡量不要放超過1小時。

圖/TVBS
圖/TVBS

家事達人楊賢英:「我今天還是一樣,有一個煎蛋,然後有一個蔬菜。」

從冰箱拿出食材準備煮一頓豐盛的早午餐,家事達人楊賢英善用保鮮盒有效分類,分裝成需要的份數,吃多少拿多少,盡量不吃隔餐、隔夜食物。

家事達人楊賢英:「今年的夏天特別熱,那你食物放在外面時間一久的話,可能那個有細菌感染的機率很大,乾脆就是學我的方法,就是每一餐的量就算的剛剛好,不要有剩菜的話我覺得這個方法,可以就是避免,很多細菌感染的問題。」

夏季環境溫暖,有利細菌快速繁殖但可別以為只要放進冰箱就能避免細菌孳生,根據全球衛生理事協會統計有46%家庭冰箱細菌超標種類包括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等,若錯誤的存放食物,可能讓冰箱的細菌增加10倍。

記者劉彥萱:「很多人習慣將吃的東西通通都放進冰箱,以為就能保鮮,但其實大錯特錯冰箱只能暫時的保存食物並沒有殺菌功能,一旦使用不當就容易變成滋生細菌的大本營。」

家事達人楊賢英:「像我這個是辛香料,這個是蔬菜類那這個就是海鮮,那個魚肉類或海鮮類像這樣子拿東西速度又快又不會被忘記,然後每個都擺的就是不會交叉感染在一起。」

除了不同食物或食材得分門別類放在保鮮盒保存外,肉類或海鮮千萬不能反覆解凍生食和熟食也得上下層分開放,另外冰箱門旁的置物架只適合保存食用油,醬料等抗菌性較強的食品。

家事達人楊賢英:「冰箱裡面蛋跟牛奶盡量不要擺在門上面,因為我們台灣的氣候尤其是夏天非常的熱因為冰箱門一打開溫度不穩定,不穩定可能會讓我們的雞蛋或牛奶會有質變的那種疑慮。」

圖/TVBS
圖/TVBS

國泰診所營養師張斯蘭:「這食材的滋生細菌上面來講的話第一個是生食,那第二個可能在於就是一些海鮮的部分,那另外一個就是蛋的一些製品,如果蛋殼你沒有洗乾淨就直接下去料理,又沒有煮熟的話可能就有一些沙門氏菌感染的污染的問題。」

另外毒物科醫師提醒,食物容易受污染的危險溫度帶是在攝氏7度至60度之間,要預防食物中毒,除了避免生食食物在室溫下,也不要放超過1小時。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大部分的微生物,所有的細菌,都容易7到60度之間,滋長繁殖,污染到我們食物造成食物中毒,我買了一個熟食一個便當,我就要提醒我自己說不管在家裡或辦公室,一個小時內,一定要把它吃完因為我們在辦公室或住家,其實我們室內溫度,都是20幾度,都落在微型溫度。」

北市聯合醫院醫師姜冠宇:「一杯水你只要打開的情況之下,其實它那個經過一小時之後你從顯微鏡看,就可以長出大量的那個細菌或其他的微生物在裡面,所以說食物也是一樣的道理你寧可就說一買到食物就你沒有立刻要吃的話就立刻把它放到冰箱裡面,三、四天可以吃完,就是放那個7度以下的,那個冷藏層那如果說你需要放置一段時間的話,盡量把它放到冷凍層裡面,那可以拖比較久的一點的時間。」

德國科學家研究更指出全球暖化下,食物中毒事件穩定增加,更發現如果食物暴露在20°C12小時內會孳生1000個細菌,若環境溫度為30°C細菌數則多達1億個像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肉製品、蛋製品和乳製品中另外仙人掌桿菌大部分與米飯或澱粉類製品有關,患者大多沒有冷藏保存食物或食用前沒加熱而導致食物中毒。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常說的沙門氏菌的話它容易在蛋製品或肉製品,生蛋生肉盡量就不要吃一定要煮熟才吃,像仙人掌感染菌它就不一樣,它容易在澱粉類的食物,像米飯類像金黃色葡萄球菌,它就多元化任何食物也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污染都可能。」

圖/TVBS
圖/TVBS

夏天是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高峰期,加上全球暖化氣溫升高,讓細菌更容易滋生,食物中毒不只在台灣,儼然成了全球公共衛生隱憂。

更多 TVBS 報導
氣候變遷暖化加劇 UN:南亞3/4兒童面臨極端高溫威脅
韓熱死人數比去年同期多一倍! 南極消失72個台灣大的海冰
今年7月創史上最熱月份 UN秘書長:地球步入沸騰時代
還要多熱!聖嬰現象發展中 氣象局示警:明年高溫恐更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