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條工業用馬達智慧產線 啟用
工商時報【沈美幸╱台北報導】 東元集團董事長邱純枝昨日宣布,東元電機斥資千萬美元,在中壢廠建置全球首例,亞洲最大最完整的工業用馬達智慧產線,正式啟用,年產IE3小馬達從原先10萬台倍增至22萬台,明年IE3馬達佔整體小馬達營收比重從今年55%提高至70%,是東元邁向智慧製造的第一步。 東元勾勒未來發展藍圖以智能化、自動化、節能減排為主軸,去年先在大陸無錫東元精密興建自動化生產線的沖壓中心,總投資金額達8千萬美元後,也在台灣中壢廠區投資1千萬美元,興建馬達固定子自動化生產中心,昨日正式啟用,向德國購入機械手臂,搭載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系統3D視覺定位,機械手臂配置3個鏡頭,可運用3D視覺機械手臂自行判別要何種角度提取馬達鐵心,還涵蓋繞線機、可載重1公噸的無人搬運車及自動捲入線機。 邱純枝表示,台灣製造業面臨對岸低價競爭,苦於無法大量生產,智慧製造有其必要性,政府推動智慧製造方向是對的。東元斥資千萬美元,透過與工研院、13家協力廠商合作,在中壢廠區內建置全球首例、亞洲最大的工業用馬達智慧產線,是獲得經濟部主智能生產示範專案部分經費補助。去年下半年政府規定實施IE3高效能馬達,智慧產線主要生產IE3高效率小馬達,佔小馬達營收比重可從55%提高至70%,目前已完成IE4高效能小馬達開發,未來也會導入量產。 邱純枝指出,東元早從1年半前就著手設計1條馬達智慧產線,並非一例一休才做此規劃,自動化解決以前人力無法做到製造複雜化程度(高效率馬達內部銅線佔積率,必需達85%以上,過去人工入線很難達到75%以上)、人力不足等問題,智慧產線人力從原先60人降至20人,生產成本減少至少10%,每人每日產出從原先10台提高至34台,效率大幅提升,東元每顆IE3高效能小馬達生產過程都打上識別碼,生產可回溯,品質穩定度增加。未來若同業有需求,東元也可以整廠整線輸出。 東元主管表示,馬達佔東元合併營收比重45%至50%;自動化10%、家電20%、電力事業7%至8%;東訊佔比8%、宅配通為4%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