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歐投資協定難實現 歐洲學者建議另闢谿徑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12日專電)台灣與歐盟洽簽投資協定的機會之窗,會是明年歐盟政府換屆,還是善用台灣半導體實力的槓桿作用?有歐洲智庫學者提出其他看法,認為非經貿類的雙邊協定對台灣可能較有機會。

與歐洲聯盟(EU)洽簽雙邊投資協定(BIA)是總統蔡英文任內對歐政策的重要目標,雖然獲得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強力支持、推動各種倡議,但卡在負責行政的歐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數年來幾無進展。

在12日比利時根特大學(Ghent University) 與來自台灣大學、東華大學及台北大學等學者的論壇中,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賴昀辰透過簡報指出三個有利於台灣的背景:歐盟貿易政策偏好從多邊轉向雙邊、印太政策興起使台灣從中國議題分離,以及台灣半導體等經濟力量。

然而,這些背景仍無法撼動歐盟執委會拒絕與台灣啟動洽談雙邊投資協定的態度。智庫艾格蒙特(Egmont)副研究員洛明(Jasper Roctus)解釋,在歐盟「一中政策」下,雙邊投資協定或任何太接近於法理上承認台灣主權的事情都不太可能發生。

部分台灣與會者認為,投資協定理應較不具政治敏感性,且有美國、紐西蘭等國家與台灣洽簽雙邊經貿協定的例子在前,無法理解歐盟到底在堅持什麼。

洛明表示,對歐盟執委會而言,雙邊貿易協定是國家對國家的主權行為,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多邊行為不同。他認為在經貿之外,或許人權、勞動或科技等其他領域的雙邊協定對台灣而言更有機會。

中央社記者問他,但人權不是更政治性嗎?「弔詭的是對中國而言,這可能比BIA更不敏感」,他說。

他並強調,就算執委會願意與台灣談雙邊投資協定,歐盟27個成員國對此也難以達成共識,像賽普勒斯、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國家非常親中,與光譜另一端的立陶宛、捷克等國大不同。

他半開玩笑的說:「立陶宛對台灣(主權)的承認可能還多於台灣(內部)對自己的承認。」但這些親台國家仍不足以讓歐盟同意與台灣簽署雙邊協定。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教授羅至美則從德國對中政策雖有轉變,但仍難擺脫消極防衛性心態的角度分析,認為歐盟若想要在印太地區發揮影響力,其實可以在對台政策上扮演更主動、積極的角色。(編輯:陳政一)11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