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正義鷹大俠】大聯盟封館之前世今生:知往鑑今篇

美國職棒大聯盟主席Rob Manfred。(Photo by Rob Tringali/MLB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美國職棒大聯盟主席Rob Manfred。(Photo by Rob Tringali/MLB Photos via Getty Images) (Rob Tringali via Getty Images)

文/正義鷹大俠(訂閱《MLB星系》,享受更多MLB專業好文)

歷經99天的漫長等待,大聯盟史上第二長的停工終於告一段落。勞資雙方達成共識,春訓延遲半個多月終於啟動、停工前一度中斷的球員簽約和交易熱爐雙雙點燃,先前資方為加速新版勞資協議簽署而放話刪除近2周的球季也無損回歸,球迷終於迎來朝思暮想的完整賽季。只是過去這段時間即使經過廣泛討論,但對於這起錢鬥只想眼不見為淨、希望它快過去,甚至感到嫌惡的多數球迷或許仍舊一知半解,趁著事件大致底定,本文特地彙整封館的相關資訊留存參考,下回再有類似狀況發生,回頭看看便能夠大致進入狀況,以下我們就馬上進入正題吧!

什麼是封館?和罷工不一樣嗎?

即使是資深球迷,對於MLB的停工印象恐怕也已經是28年前的1994年跨季大罷工,而真要追溯到上一回封館,則已經是距今超過30年的1990年賽季,對於「封館」兩字印象模糊情有可原。

就原文字義上來看,封館(lock out)指的是「拒於門外」,亦即球團老闆們鎖上自家球場、設施或場館大門不讓球員進入,顧名思義是由資方所發動、由上而下的停工行動,相較於選手方由下而上策動的罷工(strike),差異顯而易見。

過去有過幾次封館?觸發原因和影響為何?

根據統計,截至最新的2021年封館為止,球史共計發生過9起停工事件,其中有5次是罷工、4次封館。不過如果剔除掉最終談判雙方沒有結論、僅持續8天且未影響賽季的1980年罷工,兩邊的發生次數則恰巧相等,且都是出現在1970年代之後。原因在於MLB自19世紀末創立一路到1960年代,勞工意識相對薄弱,多數球員認同自己是受到球團控制的財產,即使部分選手有自覺仍難逃資方打壓。直到身後進入名人堂的工運領袖Marvin Miller於1960年代中期接掌工會,才展開一系列強而有力的利益抗爭。以下便是前3次封館的來龍去脈及其後續影響概述:

第1次封館:1973年2月8日至25日/未影響球季

1972年因為球員退休金協議到期、資方不願在新協議中加碼,導致勞方啟動史上首起停工事件(罷工)後,隔年換成老闆們當主角。他們在勞資雙方對於新版勞資協議的薪資仲裁制度缺乏共識情況下,於春訓期間啟動球史首次封館。最終春訓延遲但未影響賽季,工會和聯盟簽署了一紙為期3年的新版協議,也替球員的薪資仲裁制度奠下基礎。

第2次封館:1976年3月1日至17日/未影響球季

1975年12月,在獨立仲裁員的介入下,兩名大聯盟投手Andy Messersmith 和Dave McNally被宣布成為自由球員,多年來工會爭取的自由球員制度終於露出曙光,選手不再受到「除非被釋出,否則即隸屬於原球團」的「保留條款」(reserve clause)箝制,得以投入自由市場試水溫並拉抬身價。為反映對此裁決的不滿,避免己身利益遭受到永久性傷害,資方決定於舊版勞資協議到期後展開封館並提出上訴。可惜難擋水到渠成的潮流,遭聯邦上訴法院判定維持原裁決,聯盟主席Bowie Kuhn只得乖乖宣布重啟春訓營,例行賽也未被波及。

經過季中協商,勞資雙方終於在7月達成共識,有關自由球員的相關條款第一次被白紙黑字載入新版勞資協議,並成為今日替選手爭取到無數經濟利益的自由球員制度框架,球員薪資漲幅正式邁入嶄新紀元。而這也是史上唯一一回連續兩次停工皆為資方發動的封館事件。

已故紐約洋基隊老闆George Steinbrenner。(REUTERS/Scott Audette)
已故紐約洋基隊老闆George Steinbrenner。(REUTERS/Scott Audette) (Scott Audette / reuters)

第3次封館:1990年2月15日至3月18日/未影響球季

面對選手日益高漲的薪資,資方曾在1981年提出球團失去自由球員後的補償方案,1985年則端出薪資仲裁上限新制,試圖看緊自己荷包,但最終皆引發球員罷工抗議,不得不被迫讓步。既然透過談判無法如願,老闆們乾脆關上門來、合謀壓低自由市場上的選手薪資報價,就連向來花錢不眨眼的已故洋基隊老闆George Steinbrenner都參上一咖。最終這種操縱市場的惡行雖被判違法並處以罰款,卻也引發1990年的史上第3次封館。

藉口勞資雙方對於新版勞資協議的自由球員和仲裁等制度出現分歧,聯盟一手拿出胡蘿蔔,承諾將透過門票、廣播、電視等收入提升選手分潤;卻也祭出棒子,明言要設置薪資上限及下限。眼見資方進帳大筆電視轉播金、收益超越己身薪資成長速度,選手方自然不願買單,甚至傳出可能以罷工回擊。所幸在立場相對公正的聯盟主席Fay Vincent斡旋下,這才避免罷工危機並找出共識。

儘管沒影響到球季,此次封館仍比期限僅約半個月的前兩回封館要持續更久,花了超過1個月才解決紛爭。事後Vincent因立場過度中立引發老闆們不滿而慘遭罷黜,並換上當時還是釀酒人老闆的Bud Selig接任,替1994年到1995年的史上最長大罷工埋下導火線。

2021年封館的正當性和風險回顧

在1994年兩敗俱傷、甚至取消世界大賽的跨季大罷工之後,聯盟花了幾乎3年時間,才藉由Mark McGwire和Sammy Sosa的全壘打競逐重新點燃球迷進場的熱情,也深知無論是罷工或是封館,對於棒球都將造成傷害,自此開啟了長達26年、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的「勞動和平」(labor peace)年代。只是隨著去年底舊版勞資協議期限逼近截止、雙方仍無共識,加上因疫情縮短的2020年賽季勞資一度因薪資問題劍拔弩張,在在形塑出「新版協議共識難求」的氛圍。

Mark McGwire(圖右)與Sammy Sosa 。(Photo by JOHN ZICH / AFP)
Mark McGwire(圖右)與Sammy Sosa 。(Photo by JOHN ZICH / AFP) (JOHN ZICH via Getty Images)

果不其然,去年12月1日舊版勞資協議一截止,聯盟便馬上宣布封館,端出的理由是「搶在球員發動季中罷工前先封館,避免1994年憾事重演」,以及「加速達成勞資共識以求正常開季」。由於封館期間所有球員的交易和簽約都將暫停,卻因時值休賽季暫不影響球季進行,此番說法乍聽成理,但在資方足足等了43天才遞出首版協議提案之後,後項理由馬上就變得薄弱。

至於選手罷工的可能性,根據過去4次大罷工歷史來看,除了1972年的史上首次罷工是為了爭取退休金之外,其餘3次均為資方提出了可能動搖「國本」—亦即破壞自由球員制度的提案。包括了1981年的自由球員離隊補償、1985年的薪資仲裁上限,以及1994年的硬性薪資上限等,皆屬大幅削減自由球員價值的舉措,且最終都因罷工導致賽季縮減。而前述的1990年封館也是因為老闆方提出薪資上限才差點引發罷工。但回顧此次封館,資方並無類似提案,且身為發動者的他們最大目的也僅是擴增季後賽以增加營收,球員罷工的機率著實不大。

同樣的,勞方對於豪華稅門檻、保護新秀年資不被操作、自由球員年資計算、提高仲裁前年輕選手待遇、減少球隊擺爛,甚至球團間的地區轉播金分潤比例等議題雖持不同意見,但這些大多是透過勞資談判、彼此妥協即可達成。也因此當本該是春訓期間的2月底3月初,聯盟數度設下談判截止日、威脅縮減例行賽,等同以變相減薪方式壓迫工會後,「先拖時間,再以球季開賽在即為由進逼」、以期於開季前簽訂有利資方協議的談判策略已然清晰。而從過去3次封館從未影響過賽季來看,事後也證明砍例行賽不過是老闆們虛晃一招的施壓手段,球季損失的風險與過去幾次球員罷工更以難相提並論。

綜合上述,不難得知相較於勞方被打壓到受不了而爆發的罷工,資方所提出的封館大多仍是經過算計的逐利手段。既是逐利而非抗爭,就沒有必要非得真的砍掉能帶來進帳的例行賽季、和錢(收益)過不去;既是逐利而非抗爭,勞方也就能順勢利用籌碼改善自己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並墊高下一紙協議的談判基準點,無須發動罷工、和錢(薪資)過不去。而這次的封館事件,無疑再次給了我們明證。

◤限時優惠◢

👉asics品牌週 新品85折 滿2千折2百

👉New Balance歡慶Y購週年 全館5折起

👉gogoro聯手TNF 26折入手衝鋒衣

精采運動影音

◤推薦文章◢

👉獨家專訪楊勇緯 世大運眼淚 體會成長滋味

👉你應該要知道的楊勇緯 關於男神的十件事

👉看懂柔道 從規則入門

👉HBL冠軍故事》新竹,起風!光復高中

Yahoo奇摩運動推出新企劃『Yahoo運動報』,以人物專訪搭配體壇話題、專欄等運動迷關注焦點,再結合健康生活、消費快訊等生活性單元,打造線上運動雜誌的閱讀概念,第二期(3月號)專訪柔道男神楊勇緯,剖析面對爆紅、登上世界第一的心路,如何保持對柔道的初心:柔道完整了現在的我。

也別錯過第一期(2月號)專訪台灣網壇傳奇盧彥勳,暢談打造網球學校的夢想以及回顧網球生涯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