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籃球》「夢」醒時分?!美國男籃出戰五輪的不順遂時刻

奧運各式項目當中,除了台灣選手出賽的項目讓人激昂,擁有更多關注度之外,男子籃球也是網友相當喜愛的項目之一,其中又以美國男子籃球隊是否會推派頂尖好手來繼承夢幻隊的名號最令人關心。

出戰東京奧運時,美國隊有3名拿過奧運金牌的選手在陣(Kevin Durant、Draymond Green以及Kevin Love),搭配9位生涯首度出戰五環殿堂的隊友揮軍東京。

然而達成4連霸的美國隊,熱身賽階段就備受抨擊,奪金過程上也是飽受批評。

出戰花都巴黎,美國隊更是集結了不可思議的夢幻組合,LeBron James、Kevin Durant將四度出戰奧運,Stephen Curry也將首次站上五環殿堂。

Michael Jordan(圖左起)Magic Johnson與Clyde Drexler在陣的夢幻一隊。(Photo by Icon Sportswire)
Michael Jordan(圖左起)Magic Johnson與Clyde Drexler在陣的夢幻一隊。(Photo by Icon Sportswire) (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1992 - 無可取代 史上最強夢幻一隊

1989年FIBA修改規定,職業聯盟球員可以參加國際賽事,在1992年奧運會,美國組成擁有眾多NBA明星球員的隊伍,其陣容之壯大,由「東鳥西魔」Larry Bird、Magic Johnson領銜,還有Michael Jordan、Karl Malone、David Robinson、Clyde Drexler、Chris Mullin、Scottie Pippen、Charles Barkley、Patrick Ewing、John Stockton以及當時最佳大學球員Christian Leattner,出征巴塞隆納。

此支美國男籃以全勝姿態奪下金牌,平均勝分是43.8分,199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美國男子籃球隊,被尊稱為the "Dream Team“,更在2010年獲選進入籃球名人堂,值得一提的是史上僅有8隊籃球隊進入名人堂。

夢幻三隊由3大中鋒與一票防守悍將組成。(Photo by Linda Cataffo/NY Daily News Archive via Getty Images)
夢幻三隊由3大中鋒與一票防守悍將組成。(Photo by Linda Cataffo/NY Daily News Archive via Getty Images) (New York Daily News Archive via Getty Images)

1996 - 大中鋒壓陣加上防守悍將群,家裡作戰不漏氣

自家亞特蘭大奧運,美國男籃組成的隊伍在禁區以及防守可說是更加強勢,雖在勝分無法與92年夢幻一隊比拚,但在失分的表現上更加優異。

2000年雪梨奧運美國男籃對戰立陶宛兩次,都贏得非常不容易。(CC/HB)
2000年雪梨奧運美國男籃對戰立陶宛兩次,都贏得非常不容易。(CC/HB) (Reuters Photographer / reuters)

2000 - 距離拉近,「美夢」無敵光環漸失

每戰平均得分不到100,是奧運美國隊史上首次,8場賽事中兩度對決立陶宛分別只贏了9分與2分,2分勝負更是發生在四強賽,最後Šarūnas Jasikevičius外線絕殺失手,美國才得以晉級金牌戰,但已經讓美國嚇出一身汗。

Manu Ginobili(圖右)領阿根廷在四強賽翻了美國隊。(REUTERS/Adrees Latif  MB/AA)
Manu Ginobili(圖右)領阿根廷在四強賽翻了美國隊。(REUTERS/Adrees Latif MB/AA) (Adrees Latif / reuters)

2004 - 建軍不順,輸到竟被戲稱「惡夢」

眾多因素,此次組隊不算順利,缺乏禁區與穩定射手,替補又偏年輕的2004雅典奧運美國男子籃球隊,一開戰就先被波多黎各電了19分,後續又輸給立陶宛,更在四強戰輸給阿根廷,連金牌戰的資格都沒有,不只是輸球,更一連輸了3場,最終只拿到銅牌,更有媒體祭出「Nightmare Team」來評價此屆美國男籃。

已故籃球巨星Kobe Bryant身披美國隊戰袍。(Photo by MN Chan/Getty Images)
已故籃球巨星Kobe Bryant身披美國隊戰袍。(Photo by MN Chan/Getty Images) (MN Chan via Getty Images)

2008 - 美國男籃增兵買馬,北京奧運再返榮耀

美國男籃奧運兵符從北京開始交付給傳奇教頭「K教練」Mike Krzyzewski,帶領日益成熟的03梯,還有Kobe Bryant在陣,"Redeem Team"再度打出8勝0敗奪金的成績,不過在金牌戰仍遇到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強力挑戰。

LeBron James在2012年可說是大豐收,同一年拿下NBA冠軍、MVP、FMVP更領軍奪得奧運金牌。(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TIN BUREAU/AFP/GettyImages)
LeBron James在2012年可說是大豐收,同一年拿下NBA冠軍、MVP、FMVP更領軍奪得奧運金牌。(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MARTIN BUREAU/AFP/GettyImages) (MIGUEL MEDINA via Getty Images)

2012 - 火力全開,美國男籃仍贏得驚險

倫敦奧運美國隊再次祭出LeBron James為首的03梯隊搭配Kobe,更加上了KD等得分好手,雖在預賽對奈及利亞創下單場156得分,勝分83分的紀錄,但交手立陶宛只贏5分、金牌戰再遇西班牙贏7分,2連霸的路上甚是驚險

Carmelo Anthony與Kevin Durant領軍出戰里約。(Photo by Christian Petersen/Getty Images)
Carmelo Anthony與Kevin Durant領軍出戰里約。(Photo by Christian Petersen/Getty Images) (Christian Petersen via Getty Images)

2016 - Coach K最後帶兵出征奧運,美國男籃3連霸

Coach K最後一次帶美國隊出戰奧運,Carmelo Anthony已是陣中老大哥且不再擔任替補,與KD領著後輩出戰,小組賽前兩關相當順利,但接下來只分別贏了對手10分、3分、3分,四強對手西班牙又給了美國不少衝擊,最終6分差分勝負,美國男籃雖順利完成3連霸,但過程險象環生。

美國男籃總教練Gregg Popovich(圖左)與Kevin Durant。(Photo by Ethan Miller/Getty Images)
美國男籃總教練Gregg Popovich(圖左)與Kevin Durant。(Photo by Ethan Miller/Getty Images) (Ethan Miller via Getty Images)

2020+1 - 重重考驗 美國隊驚險4連霸

打從一開始就有團隊磨合、影片解析等等課題,考驗著美國。後場重攻輕守、禁區身高、深度都不足在熱身賽也浮現出來。

東京正式開賽美國首戰就輸給法國,不過接下來兩戰都以不小分差勝出,分組第2晉級。

淘汰賽連過西班牙跟澳洲之後,金牌戰又遇上法國隊,這次雖勝出拿下金牌4連霸,但過程中禁區偏矮的問題、後場流動過於停滯、換防意識與執行還是不斷不斷地被提出。

2012倫敦奧運之後LeBron James(圖左)與Kevin Durant將再次在巴黎奧運上聯手出戰。(Photo by Streeter Lecka/Getty Images)
2012倫敦奧運之後LeBron James(圖左)與Kevin Durant將再次在巴黎奧運上聯手出戰。(Photo by Streeter Lecka/Getty Images) (Streeter Lecka via Getty Images)

2024 - 不可思議的陣容出戰,美國隊目標只有金牌

2023年世界盃籃球賽(2023 FIBA Basketball World Cup)僅獲得第4的美國,就傳出將集結最強戰力出戰巴黎奧運的聲音,最終選出12人出征巴黎,由3屆奧運金牌Kevin Durant與NBA歷史得分王LeBron James領軍,搭配Stephen Curry、Joel Embiid、Jayson Tatum、Devin Booker、Jrue Holiday、Anthony Davis、Anthony Edwards、Bam Adebayo、Tyrese Haliburton以及Kawhi Leonard。不過Leonard在NBA季後賽期間受傷勢困擾,也有傳出已準備好了更換人選的消息。

美國隊在接下來的熱身賽,將與加拿大於拉斯維加斯T-Mobile Arena交手,移師英國倫敦的O2 Arena分別對陣南蘇丹以及德國之外,也將在前往阿布達比與澳洲、塞爾維亞熱身。

巴黎奧運賽程中,美國隊在小組賽與塞爾維亞、南蘇丹、波多黎各資格賽出線隊伍同屬C組,7月28日首戰塞爾維亞、8月1日面對南蘇丹,小組賽最後一場則在8月3日。8月6日展開淘汰賽賽程。

◤看更多◢

👉關注更多巴黎奧運新聞

👉奧運男籃資格賽直播、分組、賽程、比賽時間懶人包

👉美夢集結!美國奧運男籃12人名單底定 James、Curry、KD領軍

免責聲明

奧林匹克、奧運、奧運五環、“Faster Higher Stronger”、“Games Wide Open” (英文及法文)、及相關標誌與吉祥物為國際奧委會、奧運會和帕運會巴黎組委會、或其相關機構所擁有。本網站與上述該等機構並無任何贊助或其他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