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遍大地自然百色 陳景林「台灣本色」染色創作展生活美學館登場

「染織」為一門古老的生活工藝,其染料在最初萃取於自然,經由繁複的染布程序後,呈現深淺殊異的色彩層次,每一件都有獨一無二的風采,其中以藍染最為大眾所熟悉。《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一言紀錄了古代工匠由藍草中提取色彩的樣貌。

面對藍染工藝,陳景林依其西畫背景所學,運用縫、綁、捆、紮、描蠟等防染技術,創造一系列以家鄉林木、山河大地為題的藝術創作,《土石流三部曲之風韻、竄流、療傷》以寫意的線條表現鄉間河灘遭受土石流侵襲的情景:《濁水流長》以針代筆、以藍彩代替墨色,浸染出南投山水景象,成為國內外藍染山水畫之濫觴。

為復原台灣天然色,並呈現更多樣的色彩,陳景林夫婦在台灣各地展開染料植物試色研究,從洋蔥皮到荷葉、楊柳、茜草,從胭脂樹到柿子、七里香、福木葉、木麻黃等,至今已開發出超過兩百種植物染材,赤、橙、黃、綠、青、紫、茶褐、灰黑等色彩均備,運用於服飾與時尚設計,能展現大自然色彩斑斕的效果,也為臺灣染織工藝開創更多樣的可能性。

尹彙武館長與作者陳景林老師。

陳景林天然染色創作展「台灣本色」

此次展出主題「台灣本色‧渲染菁彩」,以「台灣本色」象徵台灣天然色彩的質樸面貌,而「渲染菁彩」取「精彩」之諧音,另一方面也以天然染常用染料植物「菁」為展題畫龍點睛。展期自8月14日至9月13日止,於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登場。

展覽集陳景林老師三十多年研究與創作成果之大成,內容涵蓋藝術創作、空間裝置、服裝設計、生活工藝等,展覽分為四大主軸,以紮染、蠟染為主的山水畫佈置呈現陳景林近二十年來藝術風格演變的軌跡;各色布料配合研究色樣與植物染料樣本,展現色彩開發成果;定位染系列作品揭示色彩美學規劃的理想性,透過套染技法的試驗,將染色之偶然轉化成必然;雲泥之色系列作品則是運用多層次暈染效果,配合時尚造型,展現生活工藝與時尚設計的搭配應用。

天然疏密格紋蠶絲圍巾。

植物染料樣本。

 

更多新聞推薦

武漢肺炎/台8/19無增病例 寮國、越南、上海增自台入境者中鏢 台啟疫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