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對兩岸企業家峰會的期許與想望

10月中旬,中國大陸在北京舉辦了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其倡議的「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但讓大陸在地緣政治衝突日益升高的此刻,掌握了道德與話語的制高點;且「一帶一路」揭櫫的新型全球化戰略,更讓大陸隱然成為引領全球南方國家的共主,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霸權叫板。時隔一個月的11月14日,大陸將在南京舉辦「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由於這是疫後迄今,大陸舉辦的兩岸最高層級經貿交流平台活動,因此,我們認為應正確解讀此次大陸對台灣所釋放的訊息,並藉此找到撬動台灣利益最大化的槓桿。

今年是兩岸企業家峰會成立的第十年,且此時正值兩岸關係轉折的十字路口,種種因素,使得大陸方面高度重視這個目前少數仍在運作的兩岸經貿合作平台,其動態亦引發各界關注。依規劃議程,陸方除政協主席王滬寧將親自出席,江蘇各地級市官員也將匯聚南京,希望藉由這個機會,加強和台灣企業界的互動。

在兩岸關係持續低盪之際,此次兩岸峰會舉辦有兩大意義:一是大陸當局展現了對台以融合發展為主旋律的戰略定力;二是凸顯和俄烏戰爭、以哈衝突最大的不同,就是兩岸不但不存在非此即彼的敵我矛盾,甚至還有許多對話、合作的空間。

近年來兩岸之間喧囂不斷,雙方鷹派不但相互叫囂,且論調越來越激進。大陸部分學者、意見領袖、網民,認為以大陸現今軍事實力,「惠台」不如「攻台」,以致大陸網上遍傳「早上出兵、中午統一」的驚人之語。也就是說,隨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對大陸的不斷圍堵,大陸民族主義情緒一再被激化。而兩岸由於缺乏交流,台灣少部分激進的言論不斷被放大,進一步刺激了大陸社會,以致民間「武統」論甚囂塵上,形成本報社論之前曾強調的,兩岸敵意螺旋不斷上升的危境。

因此,兩岸峰會的擴大舉辦,以及大陸近期對台的一些軟性舉措,在在透露出大陸當局不願輕言啟戰的訊息;也反映大陸當局對於與台灣民間社會的溝通與合作,抱持著相當的期待。

基於此,此次兩岸峰會至少有三大觀察重點:

首先,大陸對兩岸產業合作的思維與頂層設計。2011年10月,兩岸兩會在天津簽訂了「關於加強兩岸產業合作的共同意見」,其中提到包括「發揮產業互補優勢,擴大產業合作範圍」、「強化兩岸合作創新能力,促進兩岸產業轉型升級」、「共同培育兩岸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新優勢和競爭力,繁榮兩岸經濟」等,現在回顧,仍是兩岸產業合作最適切的思維。因此,如若陸方能回歸上述共識,則有利於兩岸產業合作的長遠擘劃。

其次,陸方對兩岸經濟架構協議(ECFA)的態度。近年來,兩岸經貿屢遭逆流,無論是農漁產品的禁運,或是大陸對台的貿易壁壘調查、對聚碳酸酯課徵反傾銷稅,甚或考慮終止ECFA等,都讓多年來累積不易的兩岸經貿成果蒙上陰影。誠如本報社論日前提及,ECFA是兩岸僅存的經濟臍帶,若驟然切斷,不僅意味兩岸經貿的戛然而止,更代表軍事衝突的必然升高。因此陸方對ECFA存續的態度,則是此次峰會的另一個看點。

最後,兩岸產業合作的實質內容。一直以來,兩岸經貿合作模式,主要是台灣出口零組件到大陸後,再組裝成終端產品出口到歐美市場;但隨著大陸內循環的推動,著重內需市場的做大做強,大陸必定會加速進口替代,打造更完整的紅色供應鏈。但對長期以出口為導向的台商,要從「外」轉「內」,往往不得其門而入。也就是說,台商要打入大陸例如手機、新能源車等已逐漸形成市場規模的終端產品,仍存在一些制度、非制度的障礙,而這也是兩岸產業能否真正合作的關鍵。

這次兩岸峰會的主軸是「新格局中融合發展與高質量發展」,台灣方除了不少企業領袖與會,兩岸還會針對資通訊、節能環保、金融、中小企業、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智能製造等領域,探討產業合作的路徑和方法。如果陸方能真切的落實此次兩岸峰會達成的合作共識,相信就能達到其一再宣示的、讓台胞台企「願意來、留得住、融得進、發展好」的政策目標。

在兩岸產業仍存在許多優勢互補空間的基礎上,兩岸峰會達成越多的具體成果,意味兩岸產業將有更多合作。更重要的是,代表兩岸有足夠的智慧,尋找共榮共存的方式。因此,除了相信兩岸峰會能成為合作的峰會,更期許兩岸峰會能扮演促成和平的峰會!相信這是兩岸期待過更好生活、卻沒有話語權的普羅庶民,對此次兩岸峰會最大的期許與想望!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PCB業拚數位轉型 揪團打造資訊模型公版
大宇資業外補 11月每股賺13.47元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