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習拜二會:中美小和解與台灣因應之道

在眾所注目中,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終於在APEC舊金山峰會見面。此次會面是雙方於去年印尼G20峰會場邊會談之後的第二次,也是習近平2017年訪美之後,再次踏上美國領土。此次習拜會強調競爭不等同衝突,訴求緩解對立,加強互動管理,恢復軍事溝通。雙方對此次會面皆予以正面評價,中國外長王毅甚至以「舊金山願景」稱之;中美關係正式進入小和解。

小和解不同於大和解。大和解著眼於積極的和平之道,小和解則尋求衝突管控之道。小和解的雙方關係基調乃競爭與對立。基於現實所需,當事雙方選擇性釋放善意,主要目的在於減少誤解、管控衝突。相較之下,大和解則是曾深陷矛盾的雙方,撤除衝突布局,化干戈為玉帛,重建雙邊往來。小和解乃兼具對抗、緩和、競爭、合作的複合關係,大和解則是去對立、良性競合的合作關係。兩種和解型態的本質、做法與目的不盡相同。此次習拜峰會,雙方既直言彼此競爭激烈、利益衝突、價值分歧的事實,又有意管控衝突,在競爭中合作,小和解氣氛濃厚。

美中關係從之前的劍拔弩張到現階段的小和解,有跡可循。近期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商務部長雷蒙多,前國務卿凱瑞作為氣候特使,加州州長紐森,還有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率領的跨黨派參議院代表團接連訪中,10月下旬中國外長王毅回訪美國面見拜登。雙方中斷六年的官方往來逐漸恢復,中美互動亦影響美國盟友與中國的關係,例如澳洲總理艾班尼斯近日訪中,即是中澳關係惡化六年以來的破冰之旅。

其實美中關係的回溫,也有許多不得不然。一方面,當代國際經濟本就現實競爭與互賴合作兼具。中美兩國本也互為最大的貿易夥伴,長期對峙不利彼此。此外,誠如習拜會中所提及的緝毒、氣候、人工智慧(AI)等各種國際事務,以及多點齊發的地緣政治衝突等,皆需要中美合作因應。

此次峰會與中美關係的小和解,有諸多值得台灣各界注意之處。

政治面而言,台灣問題仍是中美關係最為敏感的話題。首先,相較去年G20習拜會上,雙方就台灣問題互不妥協、互相警告、互劃紅線,今年APEC習拜會上,雙方延續既有立場,並再各自劃上重點。拜登以一中政策、和平、現狀、國際利益等表述美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而習近平則將台灣問題標示為中美關係首要議題。其次,「和平」是雙方此次論台灣問題的共同關鍵字。習近平除了再次表態追求和統、重申武統的要件之外,也首次回應國際間盛傳的中共武力犯台時間表,明確表示無所謂的2027年或2035年攻台計畫。在中美雙方皆有意穩定台海局勢,和平處之的此際,台灣勢必要接招,如何在中美小和解的框架裡重啟兩岸互動,將會是新一回合美中台關係給台灣的功課。

再由產業面論之。對抗競合的小和解政治裡,雙方政策動態調整恐將常見;錯綜複雜的訊息極可能讓廠商更不容易掌握方向。例如,美國商務部最近即修改新規,放寬對中國半導體業的管制,其中韓國三星和海力士中國工廠的擴產或引進設備,獲美國商務部的永久豁免;而台積電則僅得一年的豁免。另一例是近期美國對中科技戰有由全面圍堵調整為小院高牆型重點式圍堵的態勢;推估此當與近期華為全新國產手機出現,以及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盟國企業承受重大的損失,政策難以為繼有關。此外,美國以最大參展國之姿,高調參與近期的上海進口博覽會,也是另一個政策轉彎之例。政治風向變遷的速度如此之快,容易讓很多原積極配合美國脫鉤斷鏈、甚或參與科技封鎖的廠商蒙受損失,難以適應。

不過,雖然拜登有意在任期的最後調整中美關係,但面臨內憂外患的他能否贏得下次大選尚是未知數,繼任的美國政府也未必會延續此一和解的方向。中美衝突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快速崛起,威脅美國的全球霸主地位,美國的精英階層也未根本改變對中國的敵視。因此近期的中美小和解可持續多久仍難預料。

儘管如此,在快速變動的政治經濟局勢之下,各界仍需因應美中小和解的挑戰。在戰略與政治面,我國有必要評估現階段親美抗中、向美國一面倒的戰略,以及如何修補惡化數年的兩岸關係。大選在即,選民也當仔細檢視各政黨候選人對此議題的主張。而在產業與經濟方面,面對小和解政治的多變,如何對內自我修煉、對外化敵為友,守住底線,不主動選邊站隊,積極成為各方的成功夥伴,則是面對地緣風險最佳的自我保護之道。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聯茂需求喊燒 2022季季旺
台積電廠地 高市加速通關
聖暉 今年營收挑戰20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