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個好的傾聽者?記得這件事不要做!
【華人健康網圖文提供/世茂出版】我們傾聽別人說話的時候,並不只是傾聽而已。傾聽時,幾乎在所有狀況下,一個人的思考判斷也會隨著傾聽一起產生作用。有沒有「容身之處」的感覺,或許表示自己的思考判斷正在運作,產生「我可以待在這裡嗎」的想法。
又或者是,「或許大家會很奇怪,為什麼像我這種人也在這裡」、「大家為什麼都能接受這種事呢」、「我完全聽不懂大家說的話,怎麼辦?」、「等一下我該怎麼說,別人才不會覺得我的意見很差呢」、「我讓主管失望了,下次應該不會再找我」等等。別人說的話是一回事,自己卻重新詮釋別人說的話,別人說東你想西,變得愈來愈離譜,導致強烈產生自己沒有容身之處的感覺。
因此,我們要將自己的思考「放在一旁」。所謂的「放在一旁」,指的是放下,不要陷入批評性的思考,也不要批評自己的雜念,當心裡出現雜音的時候,只要輕輕放在一旁,然後重新回到當下正在說話的對象即可。
所謂的「善於傾聽」,就是能夠給予「容身之處」感的傾聽方式。傾聽別人真實的聲音,別做出批評,提供「安全」。所謂提供「安全」就是面對真實狀況,而不要想去改變些什麼。
「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隱情呢」以這種感覺來聽人說話,就不會給出多餘的評價來傾聽。提供給別人「容身之處」以這種行為和這種態度來聽人說話,也能讓自己從沒有「容身之處」的感覺獲得解放。
因為,在聽人說話的時候,給出評價,就會出現這些想法:「這種事可以跟我說嗎?」、「我不知道聽完後要給出什麼意見。真煩惱」、「很遺憾,我沒有經歷過像他一樣糟糕的處境」。不論哪種想法都會與別人拉開距離,所以對於說話者來說,或許原本只是希望有人能接受坦白的真相,完全偏離了說話者的希望。
能夠真正好好傾聽別人的話,即使只是靜靜陪伴,便能讓人感受到溫暖,即使是只給出「這樣啊、是啊」這種程度的應答,說話者也能獲得救贖。
若給予建議性高的回覆意見,會顯露很明顯的上下關係(聽者在上、說話者在下),「這樣啊、是啊」這種程度的回覆意見,正是對等的溫暖語言。將自己的批評放下,傾聽別人說話。
本文出自世茂出版《情緒疏離:日本心理醫師的心態療癒之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