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之神-鈴木一朗 代打的智慧與心路歷程
二○一八年二月,酷寒下雪、中日本的夜晚,四十四歲的鈴木一朗閃身進入一家餐館。
這裡是神戶,一朗九年日職生涯效力的城市,也是他渡海挑戰大聯盟之後,冬季自主訓練的地方。太太弓子已經回到西雅圖的家,獨留他在這座熟悉的城市,免於親情羈絆與家事煩擾,心無旁騖地練球。
餐館位於市中心一棟大樓的五樓,早有員工守在後門迎接一朗,另一名員工則熟練地為他脫下外套,好讓他可以不動聲色地坐在小吧台前,背對多數用餐中的客人。穿著馬林魚短褲的主廚迎上前來說:「歡迎再度光臨!」一朗搞笑回應:「你的員工讓我在外面等好久!」
要征服一朗挑剔的味蕾並不容易,這家餐廳的招牌菜是牛舌,作法是削成薄片、用鑄鐵鍋生煎,這種專精做好一道菜的「職人精神」,正是吸引一朗幾乎天天來這裡吃晚餐的主因。
時序進入到二月,過去十七年來的這個時候,一朗通常已經在亞利桑那或佛羅里達溫暖的陽光下展開春訓,但此刻他卻連新東家都還沒有著落。經紀人巴格斯(John Boggs)打電話、發簡訊、寄郵件給大聯盟各球團,但最近一封寄給三十隊的電子郵件只有一隊回絕,其他石沉大海。
所以一朗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他租下山上一座球場,每天中午準時十一點四十六分快步穿越神戶大倉酒店大廳,綠色的賓士G-Class休旅車就停在大門口,方便他驅車前往練球。此時室外氣溫只有攝氏三度,酒店外的瀑布造景已然結凍,但這些都無法冷卻一朗想要打到五十歲的熱情。
「這種感覺肯定就像寵物店裡的老狗一樣,在那些對著主人蹦蹦跳跳的小狗當中,有一隻狗老了點,成熟了點,於是客人一再忽略牠、去找更討人喜歡的小狗。當最後終於有客人選上牠,忠誠的心就此誕生。」
「每個人都當我真的很老,但請把我算進這群年輕小伙子的一員,我仍覺得年輕,也想成為這群年輕選手的一部分。」「這(指代打)是你永遠無法改變的,因為我不能成為別人。我只能盡力做好自己所知道的事,而這也是我必須做的。」——鈴木一朗
最不想要的頭銜:「代打王」
這種等待對一朗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二○一四年球季結束後,一朗離開洋基隊投入自由球員市場,四十一歲的他第一次感到自由球員市場的現實與殘酷。
對於在自由球員市場待價而沽的心情,一朗自嘲是「寵物店裡賣不掉的老狗」:「這種感覺肯定就像寵物店裡的老狗一樣,在那些對著主人蹦蹦跳跳的小狗當中,有一隻狗老了點,成熟了點,於是客人一再忽略牠、去找更討人喜歡的小狗。當最後終於有客人選上牠,忠誠的心就此誕生。」
不過那一次等待的結果是好的,馬林魚球團在二○一五年一月下旬以一年兩百萬美元與一朗達成加盟協議,美國網友戲稱這是「大聯盟有史以來有球團簽下年薪兩百萬美元等級的球員時,規模最盛大的記者會」,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當時馬林魚球團總裁薩姆森(David Samson)率領棒球營運部門總裁希爾(Michael Hill)、總經理簡寧斯(Dan Jennings)、特助柯奈(Jeff Conine)、傳媒與社區關係資深副總裁洛耶羅(P.J. Loyello),一行人從邁阿密飛行超過七千英里,遠赴東京舉行加盟記者會,做足面子給一朗與日本球迷。
一朗在一月二十九日的加盟記者會表態,馬林魚球團的誠意是打動他選擇這支年輕球隊的重要原因:「球團對於網羅我展現如此高度的意願,激發我想回報他們的動機。身為球員,這是我在過去兩年一直找不到的。」
有別於前一年(二○一四)洋基教練團將一朗定位在第四號、甚至第五號外野手,馬林魚教練團成員巴特勒(Brett Butler)傳達高層對一朗的重視:「雖然多數人都視他為第四號外野手,但對我們來說,他就是球隊的四名外野手之一,和其他三位一樣有價值。」
當地媒體也盛讚這是一筆成功的補強。體育主播曼索(Will Manso)說:「馬林魚已經擁有全大聯盟最好的先發外野組合,如今大聯盟各隊也很難找到一個比一朗更好的第四號外野手。令人印象深刻的補強!」不過一朗加盟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
替補的心態調適
一項統計數據說明一朗的經驗無價:二○一五年馬林魚開季主力先發打線,扣除投手後的前八棒生涯累積4,010支安打,竟然比一朗當時美日職棒生涯累積4,122支安打還少!
雖說經驗無價,但問題是當時平均才二十四歲的三名先發外野手才是馬林魚的未來:史坦頓(當時二十五歲):二○一七年國聯MVP,全壘打(五十九)、打點(一三二)雙冠王耶律齊(Christian Yelich,當時二十三歲):二○一八年國聯MVP,二○一八∼一九年蟬聯國聯打擊王歐蘇納(Marcell Ozuna,當時二十四歲):二○二○年國聯全壘打(十八)、打點(五十六)雙冠王。
雖然一朗在加盟記者會上表明樂意擔任替補,「這完全符合我的預期。年過四十的棒球選手,特別是在美國,就算沒被釋出,也很難有機會成為大聯盟球隊的先發外野手。所以我對於擔任第四號外野手完全沒有問題。」春訓報到後的記者會上也幽默化解媒體對他年紀的質疑,「每個人都當我真的很老,但是請把我算進這群年輕小伙子的一員,我仍感覺年輕,也想成為這群年輕選手的一部分。」不過漫長球季有一場沒一場的出賽機會,板凳上一朗的心情可想而知。
遙遙無期的三千安
大聯盟生涯前十四年累積2,844支安打的一朗,當時只差一五六支安打就能進入三千安俱樂部;美日通算4,122支安打,距離大聯盟安打王羅斯(Pete Rose)的4,256支安打也只有一三四支的差距。但只簽一年合約的他,在極有限的上場機會之下,難道生涯里程碑就此成為泡影?
「代打王」的辛酸
即便打擊經驗豐富如一朗,要如何在每場比賽只有一個打席的出賽機會維持打擊手感,還真是難解的習題。一朗說:「這是你永遠無法改變的,因為我不能成為別人。我只能盡力做好自己所知道的事,而這也是我必須做的。」
「也許你可以不準備,不多想,上場之後反而打得更好,或許吧,我不知道。但對我來說,既然一路走來都是如此,我相信這就是我做好自己工作的唯一方法。」
代打的智慧與藝術
相較於先發野手有固定的打序、知道自己該上場的時間點,代打則必須維持隨時可以上場的最佳狀態,這種壓力可想而知。特別是對先發轉任替補的一朗來說,要從原本每晚上場三到五個打席,變成每週三到五次代打、甚至只有代跑或接替守備的機會,不論在心理與生理都是嚴酷的考驗。馬林魚隊友、代打經驗豐富的貝克(Jeff Baker)就說,擔任代打最困難之處,在於你可能要坐在板凳上一兩個禮拜,可是一上場就必須面對對方中繼投手時速過九十五英里的速球。
再以另一名馬林魚隊友、代打好手達布斯(Greg Dobbs,台灣網友暱稱為「大伯
」)為例,他從比賽開始前研究對方投手的球探報告與比賽錄影帶,球賽開打後則觀察對方先發投手的投球策略與細部動作;當比賽進入到第三局和第五局之間,達布斯開始做伸展動作暖身,同時追蹤雙方先發投手的投球數、思考可能的對戰投手與上場時機。
在這些代打專家眼中,一朗有成為箇中高手的條件,貝克說:「一朗的揮棒動作簡潔,在轉換角色與適應不同投手時都能有不錯的表現。如果有任何人能從先發選手成功轉職為代打高手的話,我相信這個人非一朗莫屬。」
可是對完美主義的一朗來說,調適的過程有痛苦、有羞辱。一個例子是二○一六年四月十六日對勇士比賽第六局下半,馬林魚首名上場的打者、第八棒赫查瓦利亞(Adeiny Hechavarria)獲四壞保送上壘,教練團指派一朗擔任第九棒投手的代打,但在勇士換上中繼左投瑟凡卡(Hunter Cervenka)「以左制左」之後,教練團隨即換下一朗,改派右打的強森(Chris Johnson)上場代打。這場比賽後來被日本媒體視為一朗的「屈辱」,因為這是他生涯第一次「代打後又被代打」。
二○一六年六月十五日,一朗打出美日職棒通算第4,257支安打,超越羅斯成為世界安打148王,同年八月七日達成大聯盟生涯第三千支安打,隔年二○一七年單季九十五個代打打席,再締造大聯盟紀錄。但對一朗來說,生涯後期擔任代打,心境的調適才是最大的考驗。就如隊友貝克所言:「在我看來,一朗的年紀就跟七十二歲沒有兩樣,但他的熱情卻表現得像在參加世界少棒錦標賽一樣。他每天面帶笑容、充滿活力,對於一個替補選手來說,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
本文選自 奇光出版《天才的人間力:鈴木一朗》一書。
本書完整呈現棒球打擊之神-鈴木一朗 縱橫美日職棒28年的生涯紀錄。集結了眾多他的智慧語錄,及一直以來的人生心路歷程。他說:「我從不覺得自己是天才,只要回顧自己每天做了多少折磨人的練習,就不會這樣想了。」「要比較的人,永遠是自己。」曾經在螢幕前為他歡呼的你,相信本書能帶給你同樣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