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術後失禁 懸吊手術揮別漏尿

何男攝護腺癌術後出現小便失禁,中醫大附醫泌尿部主任黃志平進行「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術後不需再使用尿片,生活品質大幅改善。(記者陳金龍攝)
何男攝護腺癌術後出現小便失禁,中醫大附醫泌尿部主任黃志平進行「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術後不需再使用尿片,生活品質大幅改善。(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4歲何姓男子身體硬朗,2年多前,因攝護腺抗原指數(PSA)上升至12.3ng/mL,診斷為攝護腺癌第3期,醫師建議全部根除攝護腺,但術後小便失禁,1天要用8片尿布,苦不堪言。今年6月輾轉到中國醫大附醫,接受「可調式尿道中段懸吊手術」,術後不必再用尿片,生活品質大幅改善,這項手術已有健保給付,可嘉惠更多患者。

中醫大附醫泌尿部主任黃志平表示,國外文獻統計,達文西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後,有較快的尿控恢復速度,但對侵犯性比較高的攝護腺癌,術後可能難以達到理想的控尿程度,則可考慮現行效果較佳的兩種男性控尿手術,包括「人工括約肌植入術」與「尿道懸吊帶系統」,前者置入一個控制閥在尿道,平時維持固定壓力,當病人想解尿時,需按置於陰囊的幫浦,解開控制閥壓力。

他說,此裝置適合嚴重型應力性尿失禁;後者是簡便的尿道懸吊手術,懸吊系統固定在尿道中段,住院手術期間醫師將調整適當懸吊緊度,增加膀胱出口阻力,以達到更理想的尿路控制,較輕中度病人。

黃志平說,台灣攝護腺癌新診斷人數逐年增加,目前每年新增人數近8000人,近3分之1病人初診斷時已是第4期,此名列男性前4大癌症的攝護腺癌,好發於50至80歲男性,需格外小心。

黃志平指出,「可調式懸吊手術」有2處小傷口,其1是會陰部,另1個是恥骨上。透過會陰部小傷口劃開,將人工吊帶固定在尿道中段,並於恥骨上,皮下置入一個調整閥,可調整吊帶緊度。手術一段時間後,若吊帶變鬆或控尿能力變差,仍可透過恥骨局部麻醉小手術,調整緊度,是現行針對男性尿失禁懸吊系統,唯一可終生再調整的系統。

黃志平說,台灣於2015年引進,並於2018年正式納入健保給付,中醫大附醫泌尿部團隊努力下,至今協助中部30餘例攝護腺癌根除合併尿失禁病人,進行懸吊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