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天使隊應該要賣掉大谷翔平。那他們得拿回什麼樣的包裹?

文/JK47

有別於我過往的文風,今天這篇沒有太多開場白,我們直接開門見山說出這個事實吧:是的,天使隊必須賣掉大谷翔平。

我知道,我知道,大谷是當今世界上最強的棒球選手。他是近100年來MLB首見的二刀流獨角獸。他是日本棒球史上最強球員,也應該能在大聯盟留名。如果大谷能再至少繳出幾年好成績,或許連古柏鎮的名人堂都在等著他。所以我知道,對任何持有他的球團而言,「把他交易掉」就像是在半夜的墓地打開Neflix看恐怖片一樣,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有句話叫形勢比人強。而現在,擁有他的球隊 — 洛杉磯天使 — 正在面臨的形勢就是:他們不夠強。

.

🔥更多最新 運動視界 精選好文:

林來瘋狂潮空降高雄:林書豪 2022-23 P. LEAGUE+ 十大名場面(上)

破繭而出?新賽季Jonathan Kuminga之於勇士的多重重要性

曾經,那個排在 Stephen Curry 前的射手-Eric Gordon

.

首先,截至我行文當下,天使戰績僅有49勝48敗 — 是不算很爛,但顯然也不夠好。在美聯西區,他們正和水手隊激烈纏鬥,但爭的是不要落入分區第四;球季只剩兩個月多一些的情況下,距離西區老二太空人六場勝差、更落後兵強馬壯的遊騎兵九場,意味著就算逆勢殺回季後賽,極大概率也是必須先打三戰兩勝的外卡隊。光是成功搶下外卡,可能就已算最奇蹟的情況:就算先忽略只落後天使0.5場的水手,前面也還擋著洋基、紅襪,甚至落後光芒、太空人、藍鳥都達到五場以上。

誠然,歷史上由衰轉盛、狂拉尾盤上演驚奇逆轉秀的隊伍並非沒有,但奇蹟之所以被稱為奇蹟,肯定是有原因的。況且,也沒什麼證據顯示,天使實際上是一支極好的球隊、眼下戰績僅是一時不濟。美聯東區扣除洋基以外的前四強、以及遊騎兵太空人水手及雙城,本季得失分差都暫時領先天使。數據預測系統同樣不賞臉:根據FanGraphs網站的預測計算,天使隊目前打進季後賽機率只剩12.9% — 以11.1%緊隨其後的紅雀隊稍早已宣布考慮開賣;接著更是老虎、小熊、白襪,這些可能早就開始物色買家的隊伍。

所以說真的,要不是天使剛好還有大谷、Mike Trout兩位巨星,否則若他們是一般情況下的隊伍,所有人都會認為他們該當賣家。而雖然我承認,當你手上擁有大谷這樣的球員,恐怕就很難保持理性;但理性之所以稱為理性,即代表從實際利益層面的角度考量,這樣做才是對自己最好的。雖然尚未完全失去競爭力,但天使還能抱最後一絲希望的唯一理由,大概就是去年外卡從兩張改成三張;然而如上所提,眼下外卡榜仍有三隊大幅領先天使、另有三隊戰績不比他們差。若天使想奪外卡,六隊裡面必須贏四隊。

如果你依舊認為,天使這樣仍算有競爭力、應該強留大谷,我們或許也能先換個角度想。首先,如果現在是另一支勝率差不多五成、距離外卡或分區龍頭,都還有五場以上勝差的隊伍,究竟會有多少人認為,他們應該搾取大量未來資本,交易合約只剩半年、季末就能拍拍屁股走人的大谷?翻看各大論壇,其實應該不難發現,有為數不少類似「交易大谷來也只能用半年,而且換他也不能保證有季後賽打、甚至拿冠軍,那為什麼要丟農場好料去換?」的論述。同理可證,這句話當然也能給天使套用 — 本季有大谷也很難進季後賽,為何要犧牲拿回農場好料的機會?

.

🔥更多最新 運動視界 精選好文:

林來瘋狂潮空降高雄:林書豪 2022-23 P. LEAGUE+ 十大名場面(上)

場內外影響力更勝年度 MVP:林書豪 2022-23 P. LEAGUE+ 十大名場面(下)

《小鐵如擬》極端布局挑戰傳統認知 太陽異動所為何來?

.

「因為天使這樣才有機會跟他續簽長約」的說法,同樣站不住腳。第一,沒有任何規則禁止球隊夏天賣人後,冬天再把他簽回來。所以,假設大谷真有意願與天使長期合作,等他進自由市場再簽回也完全沒問題。第二,雖然天使現在賣他,之後確實極有可能再也簽不回來,但別忘了,現在不賣他季後也很可能簽不回來。換言之,以後可能簽不回來的根本原因,終究還是大谷的合約只剩半年。無論現在賣不賣,天使都無法扭轉這事實。

並且,如果是交易後就再也簽不回來的情況,邏輯上也能推斷大谷早就去意濃厚、或至少,肯定不是非待天使隊不可。因此,多留他兩個月與否,很可能都無法改變季後琵琶別抱的決定。何況過去五年半時間,大谷都不曾與天使談出將來繼續合作的承諾,那為何認為讓他多待兩個月,續約機率就會比交易後再簽回高很多?聽起來就沒什麼道理。第三,我們是不是還能反過來猜測,若天使夏天能與大谷取得共識、先透過他的交易案厚植農場,並懇請他季後再認真考慮回鍋天使,也許大谷還會更願意回歸農場升級的天使隊?

當然,前述的第三點已經進入假設性領域。但核心主旨依舊明確:是否賣合約只剩半年的大谷,應取決於本季還有沒有競爭希望,而非未來能否長期合作。2016年,洋基送出後援投手Aroldis Chapman給渴望爭冠的小熊隊,而他也確實如願拿到冠軍,但仍沒有阻止洋基隊在休賽季將他簽回。我們必須解開這個邏輯矛盾:如果天使真有信心,大谷不會排斥長年留在這個地方,那為何會認為放他離開打工幾個月,之後就再也簽不回來?反之,若天使也猜不準大谷到底會不會長留,那難道現在不放他走,他肯定就會長留下來了?

所以是的,我認為天使隊應該賣掉大谷翔平。如果老闆Arte Moreno開綠燈(問題就出在他可能沒意識到自己必須開綠燈),這肯定將是天使近年,極少數能瞬間升級農場的機會。所以問題來了:如果賣掉大谷,他們能拿什麼回來?

.

🔥更多最新 運動視界 精選好文:

場內外影響力更勝年度 MVP:林書豪 2022-23 P. LEAGUE+ 十大名場面(下)

已死透的過時技藝再復興?低位單打如何又成為球星顯學?

如何在大進攻時代守下分數?最終密技:從消耗對方的進攻時間開始下手

.

大谷翔平和農場新秀的交易價值有多高?

毫無疑問,這題雖然艱難,但我們躲不掉 — 若要討論賣大谷該換什麼回來,你就是得先想辦法掂量他的價值、以及用他換回來的球員之價值。當然我必須承認,這種等級的交易,對我們這些局外人而言確實難評估、難量化。比起各種等級球員琳瑯滿目的季後自由市場,季中交易又是出了名的難以預測 — 我們可能遇到買賣家數量失衡的買家市場、或賣家市場;有時候,就是會突然出現好幾支需求強烈的隊伍瘋狂競價,也有時候,同位置出現多名賣家,最終只能拿回聊勝於無的包裹。有些年球隊更願意吃合約而非丟農場,但很多時候情況相反。

但至少我們已知,今年交易市場看起來對賣家很有利 — 我上一篇談及洋基季中操盤時,提供不少數據佐證這點。這也是天使更應該賣掉大谷的重要理由,他們拿到的報價再怎麼不盡人意,絕對都大勝季末看他走人、什麼都拿不回來(除了一枚位於二輪之前的補償選秀權)。所以,不管你再怎麼說大谷的價值有多難評估,我們都還是得想辦法計算,哪怕是粗糙估算也好。事實上,價值「很難評估」和「不能評估」完全無法混為一談。

的確,每個人對於大谷的價值,或許看法都不太一致。但你願不願意搬出農場所有人、加上吃下Anthony Rendon整張合約,只為了換他一人?我相信絕大多數正常人都會立刻拒絕。那如果只出隊上二號捕手換他,天使應不應該答應?你也會立刻搖頭。所以,到頭來你也同樣會量化 — 你知道前面一包出太多、後面一包出太少。你很清楚大谷的真實價值,會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因此,既然掂量包裹價值就是不可繞過的動作,我們不如採用更數據化、更具體化的計算,盡可能將大谷及新秀們的價值描繪得更清晰。

.

🔥更多最新 運動視界 精選好文:

兩場表現賽就空降 2023 狀元,一瞥改變 NBA 的世代奇行種:Victor Wembanyama

86戰狂掃26轟、打跑守樣樣精通,道奇隊核彈頭Mookie Betts成績到底多麼頂尖?

那個跳得好高在Wembanyama頭上灌籃的青色花椰菜頭 - Kai Jones

.

兩天前,本站作家Leo已初步嘗試量化大谷的交易價值。事實上,這道難題我們去年就遭遇過 — 上季的這個時候,我也曾針對即將發生的Juan Soto交易案,提供Soto、以及各等級新秀的價值量化分析。而老實說,相較於上季合約還剩兩年半、交易後可幫新東家衝擊三次冠軍的Soto,大谷的「剩餘價值」或許還更容易量化,畢竟都集中在今年。除非大谷願意以明顯低於市價行情,與新東家提前續約,否則今夏交易取得他的隊伍,主要獲得的價值,仍是本季提升的勝場數、進季後賽及奪冠機率。我們得試算這值多少。

首先,如Leo在他的文中所提,大谷剩餘賽季的預期總產能,約剩下3WAR(貢獻勝場數)左右 — 根據FanGraphs當前預測,他剩餘賽季投打兩端的預期貢獻,皆分別為1.7WAR上下。因此投打兩端加總,合理預期大限前拿到他的球隊,例行賽約能取得至少3勝、甚至4勝的升級,除非被大谷取代的投手或打者(通常是名單邊緣最後一兩人)實力也很不容小覷。而根據外界近期對FA行情的研究,普遍認為當今MLB球隊每買一勝得花8~9M,且隨著年通膨率繼續水漲船高。因此,剩餘賽季薪資只剩不到10M的大谷,必定有龐大剩餘價值。

如果現在FA買一勝的代價已超過9M、甚至接近10M,那剩餘賽季有機會帶來3~4WAR帳面升級的大谷,市場價值很難低於30M。即便扣掉數百萬美元薪水,他帳面上的「剩餘價值」大概也還剩25~35M左右。然而,如果我們的計算就此打住,將忽略幾項重要事實:第一,現在是季中交易市場、而非休賽季,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休賽季有不只一條補強管道(球隊可以簽人也能交易)、但季中想補強就只能交易,供給面肯定比季前市場稀缺。對於季中仍有機會拚季後賽、拚冠的隊伍,他們通常願意為了剩餘賽季的升級出更多。

第二,除了要考慮季中補強難度更高、供給更少,因此單位價格必定大於休賽季;上面的計算也還沒考慮,任何可能的季後賽表現 — 但所有人都很清楚,願意砸最多成本換大谷的隊伍,幾乎不太可能只是為了闖過例行賽、光拿季後賽門票就滿足。當然,例行賽升級也很珍貴,畢竟進季後賽的前提,就是季賽戰績夠好。但在那之後,大谷也還有機會在季後賽,同時扮演整隊最強打者、以及五戰或七戰系列賽,可出場兩次以上的王牌先發。翻成白話:除了例行賽升級,他在季後賽也能幫忙拉抬奪冠機率,這也是重大價值。

.

🔥更多最新 運動視界 精選好文:

不斷證明自己 值得灰熊歷史大約的Desmond Bane

消失的「惡魔指叉」 : 天使對大谷翔平的調整失敗了嗎?

上半季一勝難求的泰樂...是如何封鎖冠軍獅王打線的?

.

因此,有別於Soto那種合約橫跨多個休賽季的籌碼,我會認為像大谷這種「當季限定」的租用巨星,換到他的單位代價應該高很多。因此,雖然Leo拿FA的行情來計算,我認為是很好的起步,但實際上大谷絕對值更多。別忘了,今年甚至還是賣家市場。多年前,FanGraphs網站作家Dave Cameron也實證過,該季季中交易市場從球星身上每買一勝,單位代價是季前的兩倍。所以,雖然用FA行情估算大谷剩餘季賽的價值,算是很好的起步,但或許還要多考慮打進季後賽的額外收入、甚至是提升奪冠機率的價值。

2020年季前分析Mookie Betts交易時,我就提過類似概念:對道奇而言,他們之所以灑下血本(兩位百大新秀、其中一人是即戰力Alex Verdugo,加上吃下David Price三年48M負資產合約),換控制權只剩一年的Betts,很可能就不只考量到他的季賽產值。從量化角度來看,補這等級球星能提升的奪冠機率 — 哪怕只有幾趴 — 恐怕都有上千萬價值。不僅如此,若站在商業角度,許多球迷時常認為「如果沒拿到冠軍就虧了」實際上也不符合現實。能拿冠軍當然好,但根據過往研究,球隊即便是未能奪冠、「只」打進季後賽,未來三到五年都能有數千萬額外收益。

因此,除了季賽升級勝場數的帳面價值,我們或許還得將大谷提升的奪冠機率、晉級季後賽機率,以及其附帶的價值一併算入。以Betts那筆交易當參考,這額外價值很可能至少值八位數;國外作者Vince Gennaro也曾在2012年的研究指出,球團每打進一次季後賽,可能會替未來三到五年額外製造20~70M收益。的確,補大谷既不能保證拿冠軍、甚至也不是穩進季後賽,但因為他都能提升機率,球團還是可能願意在季賽的帳面價值上,再多出哪怕是兩三千萬甚至更多成本。因此,他真正的剩餘價值或許不只前述提到的25~35M,而是有機會乘雙倍。

那麼,如果大谷的市場價值還剩50M、甚至更多,這能幫天使隊換回多少東西?查找相對近期的研究,前FanGraphs網站作者Craig Edwards、以及知名數據機構Driveline,分別曾在2018年末、2019年初,依據各自發展的模型與假設,估算不同等級新秀的剩餘價值。更詳細的介紹我已寫在去年分析Soto的文章,所以這裡直接貼結論:各層級、各屬性新秀的交易價值,理論上該有多高—

(全文未完待續,請點我繼續閱讀

.

🔥更多最新 運動視界 精選好文:

林來瘋狂潮空降高雄:林書豪 2022-23 P. LEAGUE+ 十大名場面(上)

《看看MLB23》筒香嘉智身離小聯盟,從經紀人角度看下一步走哪邊

兩場表現賽就空降 2023 狀元,一瞥改變 NBA 的世代奇行種:Victor Wembanyama

消失的「惡魔指叉」 : 天使對大谷翔平的調整失敗了嗎?

中信兄弟本土新王牌 鄭浩均很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