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門底線的視角》透過足球所看見的香港(一):港會國際七人足球賽與港超最終輪

近期九龍城寨上映,又勾起許多人對於香港與香港電影的討論,特別是80-90出生的這一代,那時候台灣電視台很常輪播香港的電影,有些人可能和我一樣,過去從未到過香港,但卻對九龍、新界、大嶼山這些地名非常熟悉。 若說到足球,藍紫色的傑志、曾經的南華,可能是大家馬上想到的俱樂部。對於比較常關注足球的朋友,還會提及陳柏良發跡的天水圍飛馬、明亮黃色色系的理文、蔡立靖效力的大埔足球會、標準流浪等。

如果是平常沒特別看職業足球的人,可能會說少林足球。 其實,香港足球與我們很近,不管是曾經到香港踢球的陳柏良、王睿、陳浩瑋,曾在台灣生活10年,已經變成香港代表隊主力的周緣德,或是與台北競技前身陳信安足球學校合作過的香港切爾西足球學校、亞足聯教練講習的講師。我想,關於香港與台灣,還有很多很多我不知道的連結。

可能就是這樣的距離,當我們在討論,台灣足球該怎麼走比較好、該學習哪裡的制度時,總是忘記好好去看一看這個距離我們只要飛行兩小時就能抵達的「東方明珠」。甚至還會因為幾場國際賽的成績,誤以為自己與香港足球,其實沒有差多少。這次我收到一位朋友的邀請,獲得前往香港看看港超聯賽的機會,意外碰上每年香港足球會(HKFC)每年的定期盛會—國際七人足球邀請賽。如同進入盛夏季節前的濕熱氣候,短短12小時的香港足球體驗,進入我腦中的資訊量,就跟身上的汗水一樣,從沒停下來。

港會渣打銀行國際七人足球賽(圖彭善豪)
港會渣打銀行國際七人足球賽(圖彭善豪)

亞洲歷史最久的俱樂部、充滿未來之星的祭典:HKFC香港足球會&七人制足球賽

稍微簡單介紹一下香港足球會,位於跑馬地的香港足球會,是由曾經擔任香港輔政司的駱克及一班英國商人,於1886年創辦,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一間足球俱樂部,也是亞洲成立最久的足球俱樂部,比香港足總還早。在港乙港甲有過輝煌的戰績,也拿過香港足總銀牌賽的高級銀牌冠軍。近期在港超改制與増隊政策下,目前在港超征戰。

「那個穿堂有寫著禁止使用手機的告示」

這是在進入香港足球會設施前,香港朋友和我聊到的一段話。

剛聽到時,我覺得很訝異,一進到香港足球會後,走進穿堂,看著牆上掛滿了香港足球會的過往照片,我突然覺得這樣的規定,好像滿合理的。或是說,我也會希望能好好放下手邊所有的3C裝置,好好地看著牆上的照片。

香港足球會的穿堂(圖彭善豪攝)
香港足球會的穿堂(圖彭善豪攝)

經過一段段漂亮的白色走廊後,我來到香港足球會的球場。 「香港足球會國際七人足球賽」是從1999年開始,港會定期舉辦的國際邀請賽,主要分為主賽和名人賽。除了有機會看到退役的球星,還能看到許多英格蘭俱樂部的青訓球員,大會也有女子足球賽事。這屆大賽邀請了英超的紐卡索、富勒姆、西漢姆、萊切斯特城、J聯盟的橫濱水手等俱樂部參賽,當中最具話題性的,就是這幾天提出香港護照申請的紐卡索新星Alfie Harrison。

Alfie Harrison(圖彭善豪攝)
Alfie Harrison(圖彭善豪攝)

七人制足球賽每場只有14分鐘,步調非常快,香港代表隊也有派出一支U20參與本項賽事,由在香港足總擔任菁英發展教練的保坂拓朗領隊(相關報導連結)。在這,大家有機會看到,港超球隊對決由青訓為主組成的英超俱樂部,像是標準流浪就派出成人隊選手參賽,也有機會看見,將來可能出現在職業賽場發光的未來之星。 港會球場的觀眾席,很像英格蘭的球場,屋簷一路遮蔽到最前排,觀眾不用擔心下雨和陽光,兩側還有販賣部,可以一邊喝啤酒,一邊觀賞比賽。賽後觀眾還可以靠往球員會經過的走道,去詢問簽名與合照。

除了港超也會看到英超俱樂部對決(圖彭善豪攝)
除了港超也會看到英超俱樂部對決(圖彭善豪攝)

這天,帶領香港U20來參賽的保坂教練和我說,這是很特別的賽事,選手能夠在充滿國際賽的氛圍比賽,還能短時間內對戰許多英超青訓等級的選手,七人制比賽節奏快,任何一個失誤與機會都變得更加重要,選手必須一直保持高度集中的狀態,是很難得的體驗(相關報導連結在此)。

隨著時間越來越靠近中午,香港足球會球場的人越來越多,有些是家庭出遊,有些是地方俱樂部、足球學校的小選手,當然,有英超俱樂部參賽,英超球隊的鐵粉也會到場支持。在攝影區附近,有很多小選手靠著場邊的欄杆觀戰,一邊喊著:

「流浪加油!」「紐卡索!」


這大概是我唯一比較聽得懂的粵語。一天下來,他們可能會換去支持很多不同隊伍,拿著觀戰手冊、足球,跟不同球隊喊著要簽名與合照。 同一時間,也會看到參賽的業餘球隊,在結束激烈的比賽後,和在看台上為自己加油的親友互動。人們可能會看到過去在職業賽場的名人、或是找機會與朱志光這種等級的香港足壇人物合照打招呼。這是一場在跑馬地的足球嘉年華會。

也可能是個與舊友相逢的場合,就像我的香港朋友,在拍攝這賽事的途中,遇到自己的中學學弟。

各種意義上的最終:2023-24年港超最終輪

2024年5月26日,是2023-24港超賽季的最終輪,本季港超一度變成理文、傑志、大埔三強都有機會爭冠的局面,但隨著傑志輸給東方、大埔關鍵戰平手之後,理文提前一輪確定拿下本季港超冠軍,這是理文俱樂部隊史第一座聯賽冠軍。前三季完成聯賽三連霸的傑志,則要迎來重要人物的最後一舞。28歲在傑志開啟正式職業生涯,與香港代表隊度過許多重要時刻的前香港足球先生黃洋,確定在本季結束選手生涯。

除了黃洋,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是球迷與選手說再見的時刻。像是理文的基華尼頓,已經確定會離開理文,另外,來到香港找到足球第二春的查理史葛、為傑志聯賽兩季貢獻42進球的米基爾等,下ㄧ季都不會繼續穿著傑志球衣。

港超初體驗:感覺相機隨時會被撞到的攝影區、旺角大球場的走道、精美的賽前資訊表單

從記者區看過去的旺角大球場(圖彭善豪攝)
從記者區看過去的旺角大球場(圖彭善豪攝)

對一個不常走進足球專用場的台灣人來說,旺角大球場的設計很特別,球場與觀眾席之間有一段走道,是觀眾也能走的通道,其實離球場很近,球門後的攝影區,感覺也稍微近一點,這對攝影師來說,其實是很友善的設計,只要不到球員休息區、攝影可以隨時更換位置,也能到走道上,拍攝一些不同於一般從球門底線拍攝出去的畫面。

理文vs傑志(圖彭善豪攝)
理文vs傑志(圖彭善豪攝)

過去在社群媒體上,總覺得拍攝港超的攝影師,作品有很多不同角度、光影的畫面。我想這樣的自由度,是其中一個原因。當然,在這個聯賽,有很多香港一流的攝影師,精彩畫面自然會多很多。球場入口處有一家熱食店,提供簡單好拿的熱食給觀眾購買。

原本我也想要去買點食物吃,但看到媒體桌上的賽事資訊表,資料的詳細程度,讓我完全忘記要去販賣部冒險這件事。選手的基本資料、本賽季的出場次數、進球、紅黃牌,還有球隊整季的勝敗場數、淨勝球數等,全部都詳細地列在表上。過去到J聯盟採訪時,他們也會發給記者類似的資料表,這是台灣整季都不會有的東西。J聯盟的話,表單當然全部都是日文,第一次拿到用繁體字寫的賽前資訊表,還是當地的聯賽,感受很不一樣。

港超賽事資訊表單(圖彭善豪攝)
港超賽事資訊表單(圖彭善豪攝)

賽季倒數90分鐘、歡呼與道別同時進行

比賽正式開始,來到第19分鐘,全場響起為傑志19號黃洋拍手致敬的聲音。上半場,理文在幾次關鍵的反擊中把握機會,連進三球,完全展現出本季王者的氣勢。

下半場傑志持續持球進攻,一度將比分追至3:2。第72分鐘,黃洋替補上陣,最後一次戴起隊長袖標,連同補時總共踢了28分鐘。理文持續擋下傑志的進攻,最後就以3:2擊敗傑志,為奪冠賽季劃下一個漂亮的句點。

理文守門員陳嘉豪擋下傑志攻勢(圖彭善豪攝)
理文守門員陳嘉豪擋下傑志攻勢(圖彭善豪攝)

有趣的是,下半場理文將約滿確定離隊的基華尼頓換下場時,基華尼頓好像有流下眼淚,一路與教練、隊友擁抱擊掌,回到休息區時用球衣摀住了臉。我想,職業賽場上,選手教練來來去去,這種離別的畫面,應該是很常見的事,但我是在台灣做足球相關的工作,加上我們的聯賽,比較少有這樣的畫面,印象特別深刻。

下場後的基華尼頓(圖彭善豪攝)
下場後的基華尼頓(圖彭善豪攝)

另外,港超本季有使用VAR系統,這場比賽也有出現需要VAR判定的判決。

賽後,理文全隊衝到場上慶祝,當中也有一些球迷闖進場內,但更多人是來到走道區,與選手一同歡慶辛苦一季的冠軍。這時,帶我來到港超的朋友跟我說起,他覺得港超真正特別的地方:

「我自己覺得,港超和其他聯賽比較不同的地方是,球迷與球隊的距離。大部分的俱樂部,賽後基本上都會盡可能讓選手和球迷可以比較近距離地互動。」

為球迷簽名的理文選手Acosta(圖彭善豪攝)
為球迷簽名的理文選手Acosta(圖彭善豪攝)

理文開始各種慶祝,香港足總一邊準備頒獎儀式,一邊拉起區分大會區、媒體和觀眾的間隔線。最後一輪賽事結束後,傑志以第四名收尾,蔡立靖效力的大埔則是第二名,伴隨球隊捧杯、香檳、歡呼聲、各種拍照合影的畫面,2023-24的港超,正式落幕。

理文奪冠慶祝(圖彭善豪攝)
理文奪冠慶祝(圖彭善豪攝)

在遠遠的另一側,靠近傑志球迷區的角落,黃洋則帶著自己過去征戰代表隊、傑志的球衣珍藏,在現場抽獎贈送給球迷,與長年支持他的球迷好好道別。

黃洋(圖彭善豪攝)
黃洋(圖彭善豪攝)

「這一刻還是有點失落,始終自己好鍾意足球,都想繼續體驗比賽帶來的高漲情緒。」(參考香港明報報導)

傑志球迷高舉黃洋19號球衣(圖彭善豪攝)
傑志球迷高舉黃洋19號球衣(圖彭善豪攝)

黃洋2011年加入傑志,2012年首次穿起香港代表隊球衣,首場比賽還是對戰中華男足。黃洋一直到今年1月才宣布從代表隊引退,這期間總共代表香港上陣71次,為傑志出賽319場比賽。可能是因為沒有贏球,或是賽後得接著冠軍頒獎,黃洋的最後一場,好像有點少了什麼的感覺,也許傑志之後有一些打算吧。畢竟,這個當下,旺角大球場是屬於本季冠軍理文的時光。

這幾天,香港非常濕熱,從進到球場開始,我幾乎是一直在流汗。汗水比在台灣多更多。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天氣,可能還包含著整個旺角大球場散發出來的,隱含香港足球文化、積累的各種熱度吧。那種自然而然地為足球感到亢奮、吶喊。我想,即使不認識場上的選手,也會因為旺角大球場2300多人所散發出來的氛圍、場上選手的速度與對抗、球員與球迷的互動,一步步融入其中,漸漸感受到屬於香港的足球。

旺角大球場,傑志球迷區(圖彭善豪攝)
旺角大球場,傑志球迷區(圖彭善豪攝)
旺角大球場,理文球迷區(圖彭善豪攝)
旺角大球場,理文球迷區(圖彭善豪攝)

(未完待續)

更多Go Goal勁球網文章

「想用足球來過活」 帶著人生只有一次信念拼職業的佐藤大介

回憶年少時 杜哈亞運的一柳夢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