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村文化公園 老碉堡懷舊風

記者范瑜/專題報導

位於臺北市信義區的「眷村文化公園」前身是四四兵工廠,經活化改造後,以懷舊眷村元素為主題,設計保留早期的碉堡,作為重要歷史象徵與入口意象,並設置成人體健設施和兒童遊具,且地面鋪設人工草皮,讓遊戲場融入周邊眷村文化的主題館,打造為老少皆宜的休閒空間。

臺北第一個眷村 位四四兵工廠南端

「眷村文化公園」位於熱鬧繁華的信義區松勤路上,面積1萬3000平方公尺,民國37年,聯勤四四兵工廠遷臺,員工及眷戶們進住原為日軍陸軍庫房之地,為當時臺北第一個眷村,由於地理位置在四四兵工廠南端之故,居民即稱為「四四南村」。

隨著信義計畫區土地開發及眷村改建,四四南村於民國88年全數遷出,並於92年轉型信義公民會館暨眷村文化公園,園內設置單槓、肩關節康復器、上肢牽引器、腰背訓練器等成人體健設施,以及兒童滑梯及旋轉盤等遊具,提供民眾遊玩及休憩。

打造紅磚牆 回味眷村歲月

「眷村文化公園」保留了四四南村的眷村特色,由於當年物資及土地的限制,每個眷村配置均為規律整齊的空間形式,採用一列一列魚骨狀的架構,便於集體生活與管理,建物皆為一層樓斜屋頂的建築形態,屋內大多設有吊舖。眷村文化公園便以這樣的架構與斜屋頂意象,轉化成景觀草坡,讓市民以地景的角度欣賞眷村之美。

此外,四四南村的碉堡在60年代後期,不再具有防禦功能,逐漸轉型為居民儲藏室或孩童遊憩空間,承載眷戶的寶貴記憶,因此在靠近莊敬路197巷的公園主入口,保留了一座舊時的碉堡,作為四四南村重要歷史建築與入口意象;另在莊敬路239巷處入口,打造懷舊紅磚牆,象徵此處過往的歷史,回味眷村歲月。

「眷村文化公園」緊鄰莊敬路239巷入口處,打造懷舊紅磚牆,象徵過往的眷村歷史。(記者范瑜攝)

眷村文化公園保留四四南村的特色,轉化成景觀草坡,讓市民以地景的角度欣賞眷村之美。(記者范瑜攝)

曾為四四南村自治會辦公室的建築,仍保留在眷村文化公園旁的信義國小校區內。(記者范瑜攝)

緊鄰莊敬路197巷的公園入口,保留了一座舊時代的碉堡,作為四四南村重要歷史建築與入口意象。(記者范瑜攝)

眷村文化公園是許多民眾散步、遛狗的好去處。(記者范瑜攝)

周邊景點

交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