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木偶劇團《得時の夢》 探皇民化布袋戲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臺北木偶劇團《得時の夢》16、17日臺灣戲曲中心登場,林乃文編劇,伍姍姍導演,觸碰鮮少被觸及的1940年代「皇民化布袋戲」,當傳統武俠布袋戲被禁演,戲偶們如果要繼續留在臺上,就必須變身成為「皇民」,於是主角「錦毛鼠」,穿越到皇民戲《月形半平太》,開封變江戶、宋帝變天皇,在時代大亂鬥中,照見布袋戲、觀眾與時代限制的糾葛。

臺北木偶劇團表示,《得時の夢》取名「皇民化布袋戲」重要推動者黃得時,既呼應其倡議,亦暗喻布袋戲如何順應時代洪流,發一場藝術之夢。「夢」總是充滿奇幻,天馬行空又與現實生活交錯,如同布袋戲表演,手法千變萬化,劇情充滿想像,錯亂的時空與荒誕情境,透過偶戲影射嘲諷史實和人物。至於表演手法方面,則是採用傳統到皇民化,以及些微過渡到金光布袋戲的影響,展現不同形式樣貌與特點。

臺北木偶劇團指出,臺灣布袋戲發展從早期傳入的「南管布袋戲」,到北管(亂彈)盛行發展出「北管布袋戲」,以及二戰期間因皇民化政策而產生的臺灣人形劇,即俗稱的「皇民化布袋戲」,內容形式被迫改變,它存在時間雖不長,但可說是布袋戲「傳統」面對衝擊的第一次暴變,雖然出自於不得已的「前衛」,但也開拓題材和表演形式的無窮可能。二戰之後,受到不同劇種及文化的影響,吸收新的聲光技術展出「金光布袋戲」,乃至更接近現代傳媒娛樂特徵的「霹靂布袋戲」。

日據時期,文人黃得時為布袋戲請命,他接收官方賦予布袋戲改造任務,對於當時傳統布袋戲進行觀察與紀錄,並提出在舊有技術再創新偶戲的見解,在官訂的歷史座標下,將原本演繹漢民族傳說及故事中的「歷史劇」或「劍俠劇」,提換為日本民族傳說的「時代劇」及「劍劇」。他舉辦3次試演會,還在2家報刊發表文章,定調布袋戲為「傑出的臺灣鄉土藝術」、「最富娛樂性的娛樂機構」,同時例舉有益風俗與製作簡便等理由,才讓日本當局同意布袋戲恢復演出。

臺北木偶劇團《得時の夢》觸碰1940年代「皇民化布袋戲」,圖為排練照片。(臺北木偶劇團提供)

臺北木偶劇團《得時の夢》排練照片。(臺北木偶劇團提供)

臺北木偶劇團《得時の夢》劇情充滿想像,錯亂的時空與荒誕情境。(記者黃朝琴攝)

臺北木偶劇團《得時の夢》充滿時空錯亂與荒誕情境。(記者黃朝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