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重醍醐味 不只靠蠻力的運動
俗話說「內行人看門道、外行人看熱鬧」,但舉重這項運動,不但觀賞性高,也容易了解,可說是一次就能門道、熱鬧一把抓的項目。
舉重顧名思義,就是舉起重物的競賽,而它的重物是槓鈴,這項運動在古埃及時期,就有雛形,1896年雅典舉行的第1屆現代奧運就有舉重競賽,且直到2000年雪梨奧運才有女子組。
看懂舉重不難,選手必須完成抓舉、挺舉2個技術項目,各有3次試舉機會,總共6次試舉,取最佳成績相加,即為總和,能在所屬量級舉出重量最重的選手,就是冠軍。
世錦賽與洲際錦標賽,抓舉、挺舉以及總和成績分開計算,因此有可能1個選手一次就獲得3金,而大型綜合運動賽事即世大運、亞運以及奧運,只有1面獎牌採計總和成績。
雖然獎牌頒發方式不同,但競賽本質不變,選手盡量在抓舉、挺舉中,舉起的重量越重,就離金牌越近。
舉重以量級區分,由於這幾年亟欲洗刷「禁藥重災區」惡名,國際舉重總會(IWF)不斷改革,並在2018年調整量級,讓成績重新洗牌,以「舉重女神」郭婞淳為例,過去是58公斤級,後來改征戰59公斤級。
東京奧運男女各7個量級,相較於2016年里約奧運,男子少了1個量級,而在2024年巴黎奧運,已經在今年4月拍板定案,會再縮減量級,變成男女各5個量級,金牌數從原本14面變為10面。
舉重本質上是與自己的競爭,但選手彼此較勁時,也有所謂的戰術存在,若有選手成績相同,會以體重較輕者排名在前,在計算名次爭奪機率時,就能適時調整重量,在排名上把對手擠下去。
同時在登記開把重量時,也是鬥智的一部分,開把是抓舉、挺舉的第1次試舉,開把重量由輕到重就是選手的出場序,加上試舉重量可以更改,這一來一往就會互相影響選手的比賽策略。
許淑淨在2016年里約奧運奪下女子53公斤級金牌,就是將戰術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一場戰役,當時她最大的競爭對手,是中國選手黎雅君,許淑淨不但腳有傷,抓舉結束時還落後黎雅君。
挺舉時許淑淨開把成績是112公斤確保銀牌,黎雅君第ㄧ次試舉舉起113公斤,但因手肘彎曲被判失敗,此時,許淑淨接著把試舉重量升到126公斤,兩人第二次試舉都沒成功,但許淑淨又把重量改到127公斤,黎雅君最後一次機會也沒能舉起126公斤,挺舉沒有成績,許淑淨最終以抓舉100公斤、挺舉112公斤、總和212公斤的成績拿下金牌。
賽後許淑淨的教練蔡溫義透露,戰術能夠成功,在於將許淑淨受傷的消息保密到家,並且評估其他選手與許淑淨、黎雅君的差距較大,才有運用空間,且在技術會議時,還把總和報名成績從原本的230公斤改成215公斤,再再顯示,舉重是比賽還沒開始前,就已經在鬥智的項目。
◤推薦文章◢
👉獨家專訪郭婞淳 深刻感受到閱讀的力量 郭婞淳感謝教練當時的嚴厲
👉高溫警報!戰勝酷暑你需要「涼」一下!精選4款降溫裝備,上衣、內著全兼顧,國內外男星都愛不釋手!
精采運動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