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客家圓樓轉型八音戲曲推廣中心

苗栗客家圓樓營運轉移給民間單位,未來將轉型為「台灣客家八音戲曲推廣中心」,7月1日起閉館整修。(李京昇攝)
苗栗客家圓樓營運轉移給民間單位,未來將轉型為「台灣客家八音戲曲推廣中心」,7月1日起閉館整修。(李京昇攝)

苗栗縣政府近年推動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政策,依促參法辦理客家圓樓營運移轉,縣府文化觀光局27日舉行簽約儀式,客家圓樓完成營運移轉後,也將轉型為「台灣客家八音戲曲推廣中心」,7月1日起閉館裝修。

苗栗客家圓樓位於苗栗後龍鎮、高鐵苗栗站特定區內,其建築是仿照大陸福建土樓興建而成,並在2014年10月正式開幕,1樓為圓形展演劇場,2樓是展示空間,3樓則為DIY研習教室,主打客家風味的展覽、表演跟文創商品販售,多年來由縣府經營管理,昨天完成營運移轉給民間單位。

縣府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表示,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不只能夠提升經營效率,還可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這次將客家圓樓營運移轉,遴選出翔崴文化公司,契約為期6年,範圍包括圓樓、周邊廣場、景觀步道及停車場,總面積約3021.73平方公尺,如果營運績效好,將再續約3年。

昨天簽約儀式由林彥甫與翔崴文化公司負責人林姿嫻共同簽署文件,並在縣長徐耀昌見證下完成營運移轉簽約,3人隨後合影留念象徵攜手合作。林彥甫也提到,翔崴公司還有跟榮興客家採茶劇團等協力團隊合作,未來客家圓樓主要轉型為客家八音戲曲推廣中心,屆時將會讓客家戲曲更加蓬勃發展。

林姿嫻說,目前營運主軸將以客家傳統為主、多元創新主題為輔,客家圓樓未來不只是當地醒目的文化地標,還是在地文化傳承的平台,要聽客家八音、要看客家戲,來苗栗就對了。